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

ID:9542429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_第1页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_第2页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_第3页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_第4页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合理运用【摘要】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是人们所采取的回避风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本文从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会计的不确定性入手,从资产和收益的角度,列举了若干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会计实务运用    一、稳健性原则的含义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    二、稳健性原则存

2、在的前提条件——会计的不确定性    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情况和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得利或损失,只有在发生或没发生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加以确认的会计信息。  现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但可以归纳为两个:一是由于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企业的承诺,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借贷往来等信用;由于企业在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的不同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生效的长短等也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因时间的关系而不断的变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

3、取超额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由于这种风险性的存在,企业的会计信息中也就自然的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另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那么会计信息就一定会受到税率、利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在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因自身业务水平或职业道德素质的限制,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断的发生变化。总之,会计的不确定性所直接针对的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决定着会计不确定性的必然存在。  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

4、会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会计是经济、技术与人结合的产物,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存在着风险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寻找一种稳健的方法来回避风险,保护自己。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就是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面对会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减轻审计责任,以及避免或减轻投资风险和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等不同目的,他们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必须采取稳健性原则。    三、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实务中运用的主要表现    (一)从资产的角度来看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资产的定义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5、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对那些预期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和列报。围绕这一定义而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新制度: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稳健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如对于坏账准

6、备,原制度规定必须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比例计提,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必须经过财政部门批准才能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账。这些都是导致企业资产不实的重要因素。新制度则规定,坏账准备和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样就能使会计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的有效价值,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借此提供更加真实稳健的会计信息。  2.对于开办费,原制度规定5年内摊销完毕,而新制度则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在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3.

7、对于待摊费用,原制度规定在1年内分期摊销,而新制度则规定如果待摊费用所应摊销的项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应将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4.对于待处理财产损溢,原制度规定批准前列示于资产方,经过批准后才能结转为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无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均应在年末结账前计入当期损益,不再允许列示于资产方。    (二)从收益确认的角度来看  从稳健性原则出发,不高估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于使用借款购置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利息资本化的时间以“达到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