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3882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人文建设在大众消费文化中突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文建设在大众消费文化中突围——访刘士林教授刘士林,1966年生于河北曲阳。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美学、中国诗学、当代文化研究。原创性理论成果有非主流美学、中国诗性文化与新道德主义。代表著作有《中国诗性文化》(1999,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阐释与批判——当代文化消费中的异化与危机》(1999,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先验批判——20世纪中国学术批评导论》(2001),《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2002),《新道德主义》(2002),《苦难美学——关于精神生命的本体论阐释》(2004)等。主编有《文化中国·
2、边缘话题》、《江南话语》、《诗性智慧丛书》、《中国人文叙事》等丛书。大众消费文化是在全面败坏我们的文化胃口问:对当代大众文化,当代学者持有不同的态度,您似乎持的是悲观态度,不知这个判断是否正确?当代文化市场的问题的确很多,这一点也是人们一直在关注与批评的,您如何看待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现状,您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我的意思是,要把中国物质生产方式的市场化与中国精神生产的市场化区别开。前者市场化有着充足理由,这是无须置疑的。而至于精神生产则应另当别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证明经济活动的规律在精神生产领域中的合法性。而更多的例子则是中国文化传统在市场化
3、过程中的扭曲、污染,以及它在当代精神世界中所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对一个出身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文学者来说,如果对此麻木不仁,乃至于“与众同乐”,那当然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我批评当代文化比较多、而且很严厉的原因。比如我批评电视文化的“形象异化”、批评《新周刊》“城市魅力排行榜”是“话语阴谋”等。在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中,革命的话语权无疑是西方大众消费文化叙事。有人很喜欢宣扬大众消费文化对各种压抑人性的传统力量的解构作用,我不这样看。我把大众消费文化称为“两M”文化,即“麦当娜”与“麦当劳”,前者在突出性欲的同时剥夺了人类两性之间的丰富关系,而后者则是用单一的“垃圾食品”取代
4、了异常丰富的传统饮食文化,它们分别从“食”与“色”两方面破坏了人自身的再生产。如果说理论上的讨论过于繁琐,也可以把这个话题转换为:广大消费者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记得周作人当年写过一篇《北京的茶食》,他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尽管当代文化消费品在表面上丰富得过剩,但它决不等于说文化消费者已经吃到了“好点心”,乃至真正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要。我对当代文化消费品也有一个比喻,就是“大棚菜”与“饲料猪”。尽管很廉价、很丰富,“想吃就吃”,但它们与人们记忆中真正的艺术享受毫无共同之处,更不用说还有大量的“注水猪肉”与“垃圾猪”之类的东西。而至于原因
5、,我想主要有二:一是受西方大众消费文化生产模式的影响,它的根本问题是以商品原则取代了艺术自身的生产规律。二是由于中国当代精神生产群体的素质,它的主流是“在市场中变坏了的小农”,他们只知道坑蒙拐骗地赚钱,对西方大众消费文化不仅没有任何批判能力,而且十分乐意与忠诚地充当二级批发商。结果就是文化的异化,对于消费主体来说,就是主体消费得越多,他用来从事消费的文化机能就越残缺不全。他在文化消费中不是肯定自身,而是否定自身,是全面地败坏着他的胃口,以及严重磨损着他从事精神创造与艺术享受的主体机能。这才是我们要批判它的根源。玩文化是一种致命的危险游戏问:大众消费文化的档次不高乃至品味
6、低俗,这是众所周知的。一般人的态度是,大众消费文化本身只是娱乐与休闲,目的无非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排遣一下内心的压抑与焦虑,因而不会产生什么大不了的后果。此外,我还注意到学术界的一种看法,就是不必对这种现状过于担忧,它的意思是说,这些问题都是暂时的,并且会随着大众消费文化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得到解决,您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非但不正确,我觉得这正是当前最需要加以警惕与反思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看法具有类似性,都是由于对感性活动本身认识不足而产生的。一般人之所以觉得问题不大,或者如人文学者的掉以轻心,是因为大众消费文化中的问题主要是感性领域的问题。根据一般中国人的
7、哲学训练,感性是理性的低级阶段,而且无论道路怎样曲折,最终都会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高级阶段,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就是产生大众消费文化没什么大不了的态度的根源。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比如现代哲学中讲的“新感性本体论”就认为,人的情绪、心理、本能自身就具有本体论的性质,它们不是理性的初级阶段,相反却是理性的母体与根基。这些说法乍听像是故作惊人之语,其实它们是西方现代哲人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更深刻、更理性的思考。在给学生上课时,我有时会讲这样一句话:西方现代哲学界那么多聪明的大脑,不是因为吃饱了撑得慌才去研究人的情绪呀、潜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