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

ID:9534304

大小:18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3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_第1页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_第2页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_第3页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_第4页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知识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总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对文学常识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了解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了解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关于文学名著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教材所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教材所推荐文学名著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概述

2、。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单分析。能具体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体验,并就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知识讲解文学常识一、文体常识。文体常识主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要点进行说明。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

3、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

4、司马相如。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辞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初中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便是此种文体。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

5、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和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4.史传文。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5.论说文。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

6、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如《马说》。6.杂记文。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如《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7.应用文。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如《出师表》。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二、几种特殊文学样式。1.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

7、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文学体裁。如《皇帝的新装》。2.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3.杂文:广义的散文的一种,一般是反映社会事件或社会倾向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论文。其特点是:(1)议论精辟;(2)形象鲜明典型;(3)语言生动幽默,尖锐深刻。三、几种古代文学样式。1.说: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2.记:多记叙事件,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告诫自己或歌颂功德的一种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

8、文体多是押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4.表:古代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