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27502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政策研究[摘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政策对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政策的实施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在具体操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从而衍生出一定的问题或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从江苏省来看,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的跟进性、配套性及教育民生政策的细化等应用层面。因此,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视野之下,制订此类政策时应多考虑城乡一体化统筹特征及政策的跟进性、配套性、人本位、前瞻性等原则,以促进城乡教育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政策;公共教育资源 在国家大力推进
2、教育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目标的指引下,为促进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提升江苏省的整体教育水平,江苏省政府在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财力,先后实施并完成若干项公共教育资源向苏北农村等弱势地区倾斜的政策与措施,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四配套”工程、“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苏北农村中小学的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对苏北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是,公共教育资源在使用、转移与存续期间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等
3、不可抗力、社会环境变化、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国家政策调整、人为使用偏差等的影响,可能衍生出一定的问题或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尽管各项政策在调研及出台期间,对各种可能影响实施的因素考虑得比较周详,但政策的实施环境是复杂的、动态的,因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政策在具体操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新情况,需要作进一步的“动态分析”或跟踪分析,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后续跟进措施来保持公共教育资源倾斜政策的制订与实际需求发展同步。 一、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政策的问题分析 苏北农村是江苏教育发展的弱势地区,2008年
4、6月,作为“江苏省公共教育资源向弱势地区倾斜政策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我们针对上述教育资源倾斜的存续与使用情况,深入到苏北地区如淮安、盐城、徐州、宿迁、连云港等市的农村中小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政策的总体执行面是良好的,各尽其责,基本都已实现预期的目标。但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问题。依据我们的了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政策的跟进性或持续性问题 所有涉及到硬件配给的政策,包括“三新一亮”“校校通”“四配套”政策等,对促进苏北农村学校硬件水平提升功不可没。它们所带来的教
5、学质量提高及学校风貌改观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跟进政策,这些政策所产生的效益无法长期持久。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苏北很多农村学校设施设备的维修与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生源变化及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例如:常用的实验器材损坏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有些设备由于更新换代速度快(如电脑网络),其时效性及使用价值日益降低;在学生住宿方面,尽管已经实现了每人一床,但很多农村学校宿舍条件很差,卫生状况也较为糟糕;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了苏北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同时也反映了针对农村地区的硬件配给政策需要相关的跟进措施。 (二)相关
6、政策的人力配套性问题 任何物件的效能发挥必须有人的合理参与。物的倾斜与人员的配套相结合,才能使教育资源倾斜政策发挥最优的效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祭彦加曾指出,在仪器设备配送到位后,各地各校必须坚持建、管、用并举的原则,切实抓好管理、维护和使用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宁可使用坏,不要闲置摆放坏。”然而,与源头配给的标准化相比,设备仪器尤其是校园信息技术设备在终端实际应用中易受当地环境、人力技能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利用率差别甚大。 目前,苏北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数量不足,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技能较差,部分年龄大的教师根本不会
7、使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同时,由于人手不足、操作能力差等因素,有的农村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能力不足,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即使开设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教师定编政策的弹性与针对性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江苏农村师资队伍的编制及入职渠道有待改善。从整体编制上看,江苏农村教师的配给理论上是充足的,但由于各地农村条件不一,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苏北农村小学的师资仍然处于一种严重短缺状态。英语、信息技术等师资在苏北农村尤为紧缺,导致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校音乐、美术与英语教师多为“
8、半路出家”,势必对教学质量有所影响;有的学校因为教师编制卡死,无法补充新教师,只能让在职教师超负荷工作或私下聘用“代课”教师。这些状况既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农村学校运转和发展的困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