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27157
大小:6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5-02
《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分析 赵长茂(中央党校组织部部长、经济学教授) 按照中央的说法,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 2010年则是“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复杂的局面之下,我国经济走势是怎么样的?或者说会不会出现波动?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压力问题、地产市场走势问题以及中央提出来的调结构转方式这些问题,都是大家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我将就这些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讲一下我国经济的走势。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们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冲击,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加重,由于我们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我们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达到了预期的8%的目标,而且是大大超出了这个目标,实现了8.7%的增长,联系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情况来看,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经济经历了一个V字形的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国家的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了11.9%的增长,四月份的经济数据出来以后,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见仁见智,有的人认为中国经济经过了回升以后这个增长态势确定无疑,未来的经济增长没有问题,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新的波动,有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二次波动。国际上也有悲观的论调,比如说认为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二次探底,甚至会出现崩溃,他们的理由有这么几条,一个就是我们地方政府的巨额的债务,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还有的说中国的房地产出现了严重的泡沫,有可能酿成日本历史上泡沫破裂的悲剧。还有的人论证说中国的股市出了问题,股市的波动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影响老百姓和投资者的信心,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崩溃,但主流的观点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比较稳定。我们年初定的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左右,但是留有余地。一季度的数据出来以后,世界银行对我们的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是9.5%,经合组织的预测是10%左右,也就是国际权威机构还是看好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增长能不能继续保持,不仅中国人关心,而且世界关注,为什么呢?因 为中国经济已经足以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去年世界经济之所以复苏比预想的要快,中国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认为,我们国家经济增长态势形成以后,这个势头保持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从实际数据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态势渐趋稳定,今年的经济增长不仅年初定的8%的增长速度能够实现,增长9%左右应该没有问题。当然,全年会出现一个前高后低的变化。我们从经济数据可以来佐证这样一个观点,第一是工业生产逐步提速,在我们国家工业是主导整个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因为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发展中期阶段,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七左右。工业好,整个经济就好。去年第一季度之所以经济到了谷底,和工业增长大幅度下降有关系,去年第一季度是5.1%,第二季度是9.1%,第三季度是12.4%,第四季度上升到18%,这个速度和整个经济增长的走势是完全吻合的。今年1-4月份又增长了19.1%,工业的良好表现决定了中国经济的走势是稳定增长的态势。第二点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中,投资历来是最主要的力量,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的出口出现了负增长16%,内需扩大就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所以去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今年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回落,仍然实现了26.1%的增长,也高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速度。第三就是消费需求稳步扩张,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因为消费是最终需求,他对整个经济的增长的拉动力具有持续作用,消费增长表现如何不仅决定当前经济的动力强弱,而且决定着整个经济增长的动力能不能持续。我们前一个阶段实施的刺激消费政策正在逐步显现。第四是外商直接投资明显回升。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们的外商投资急剧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到去年八月份我们利用外资才出现正增长。今年1-3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回升,1-4月份增长了11.3%,这就说明中国的投资前景被看好,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情况下,资本的本性决定了他要寻找风险最小的场所。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期,资本就要寻找既有高利润的前景,又有稳定经济投资环境的场所。第五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国家经济在复苏中,财政也在稳步增长。但是今年经济增长还有不确定因素,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从外部来看,第一是希腊偾务危机可能拖累欧盟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对欧盟经济增长的信心降低,引起欧元大幅贬值,引起欧洲社会的恐慌,对欧盟经济形成冲击,而欧盟是我们出口最大的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1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0 年全球经济增长4.2%,而欧元区16国仅能增长1%。这必然要影响中国的出口。第二是美国消费模式转型。大家认为,美国消费模式是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美国消费模式是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这种模式在危机中难以为继,怎么样来避免经济危机,引起大家反思。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增加对开始攒钱的人们的税收优惠,从而使人们更加容易进行储蓄”。增加储蓄意味着紧缩消费,这将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第三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后危机时期,西方国家经济逐步复苏,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增多。美国改变布什政府的策略,不仅仅愿意承担减排任务,而且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不排除有针对中国的意图,就是对中国征收碳税,可能影响中国的出口。 从内部看,内需存在结构性缺陷。我们投资比重过大,200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为92.3%,消费对GDP 的贡献率为52.5%,净出口的贡献率-44.8%。二是投资需求主要是政府投资支撑局面。政府投资很难持续,地方政府出现7.4万亿债务就和地方政府加大投资有关。第三是结构调控难度加大。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的趋向,都会对整个经济的良性增长产生干扰。但总体上看,今年经济的增长的目标实现没有问题,甚至会超出预期。 第二关于通货膨胀压力的问题。通货膨胀关系到每家每户的生活,关系到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不单是个经济问题。老百姓关注,政府也很重视。通货膨胀压力的形成,最直接原因是价格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压力背后原因是货币超量投放。去年我们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为39.97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增幅比上年末高13.01百分点。全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同比多增4.69万亿元。这种投放推动了价格的增长,这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这是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原因。 通货膨胀预期演化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从经济学来说,通货膨胀肯定是价格的普遍的全面的上涨,但价格上涨并不都是通货膨胀。因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不能任何价格上涨都认定为通货膨胀。我认为,通货膨胀预期演化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今年1-4月份,尽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但是1-4月份只上涨2.4%,但仍在3%之内,而且价格上涨并非由供应短缺引起,市场总体还是供大于求。人民币部分境外流通,我们的人民币一部分到了境外流通,比如香港、澳门、越南等地,人民币作为区域性货币的地位在增强。从这几个因素看,通货膨胀预期演变为现实通货膨胀可能性极小。 当前的价格上涨具有合理性。第一不是任何价格上涨都是消极的,都是坏事情。我们价格涨幅仍然不大,目前价格上涨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势头,在价格上涨不大、可控的情况下,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第二,价格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价格上涨最大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而背后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的就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所以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农民增收是有利的。第三,价格上涨与高增长是相关联的。相对于11%的经济增长,不到3%左右的物价上,是非常好的态势,是高增长、低通胀。第四,我们国家具备应对通货膨胀的条件。我们国家具有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我们国家在长期的宏观调控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通货膨胀的经验。老百姓的通货膨胀承受能力增强,以前我们居民收入低,现在我们居民的收入增加了,承受价格上涨的能力增加了。从今年一开始,我们的货币投放就减少了,适度的收紧货币。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进入今年以来,我们存款准备金率几次上调,这些微调的措施使三月底的货币供应量减少。 第三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人们开始对房地产市场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成为焦点问题。房地产市场是政府调控的重点领域。政府为什么关注房地产呢?第一因为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建筑、建材等众多行业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高达20%。第二房地产市场特殊。房地产市场是非单一功能市场。房地产市场,既是消费性市场,又是投资性市场,也是强投机性市场,两种功能纠缠在一起有时就会产生扭曲。房地产市场是非充分竞争市场。房地产市场,一部分是竞争性市场比如商品房,一部分是政府性市场比如保障性住房,价格不是完全有市场来决定。第三房地产市场为流动限制性市场。房地产属于“不动产”,无法像其他商品那样通过跨区域流动来平衡供求,不能通过从其他地方输入来解决:国内供给缺口,不能通过进口来满足。房地产关系民生。衣食住行是人的四大基本需求,而且我们还说安居才能乐业,这说明房地产业对于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对于这样一种产业,政府当然不能不加以关注,不能不加以有效的调控。房地产市场风险与银行业风险高度关联。房地产业风险的积累,影响到银行业的风险。这就导致两种风险捆绑在一起,会产生共振。房地产企业负债率大大高于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从银行系统看,银监会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占全部货款的20%,甚至高达30%以上。 4 月 1 7 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发布。“新国十条”被认为是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密集调控 的原因,主要是房地产市场升温过快。2009年12月初,政府发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信号,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进入2010年房地产市场继续升温。1 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2月份同比上涨10.7%;3月份同比上涨 11.7%,各地“地王”频出,房地产市场泡沫明显增大。从三个方面可以观察:一是租售比不合理。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月租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价之比。国际通行标准认为,合理租售比为200元。据调查,北京2009年11月突破500,达到546。二是房价收入比不合理。截至2009年7月,北京市房价收入比为27:1,超出国际水平5倍。三是非自住购房比例上升。有专家研究称,目前一线城市投资或投机性购房比例达到了40%以上,超过15%警戚线,说明目前投资或投机性购房比例过高。 那么政府调控会产生什么预期效果呢?从短期效果看。楼市的回调是肯定的。一方面,从市场运行的角度看,任何市场的运行都是在波动中前行的,有起有落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房地产市场不能例外,持续高涨之后有所回落是必然的。另一方面,从管理心理学角度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密集调控一定要见到实效,否则无法向社会交代。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行而无效,就意味着政府调控失败,这是政府不能接受的。但是这种回调可能时间不会很长,而且不是全国每个城市都回调,这个效果会在今后3-6个月之间显现出来。 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将持续走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是长期压抑的住房需求持续释放。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老百姓的居住条件逐步改善。二是居民住房购买力不断积累。百姓购房光有愿望不行,还得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的购买力不断积累。13亿人只要一部分人有购买力,就会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三是城镇化进程加快是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 6.2亿人,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9年的46.6%。近年,我国城镇化的进度明显加快,据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6%-58%,城镇人口超过8亿。四是家庭小型化趋势。过去中国人的传统是大家庭,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家庭小型化。即便是独生子女,结婚后也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第五是独特的文化传统。这是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文化因素。中国人历来把房地产看成是最稳定的 财产形式,具有强烈的持有房地产财产的愿望。中国人仍然把拥有自己的房子作为人生追求,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人对房产的偏好。以上因素,多数是长期因素,是宏观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的非经济或非市场因素。这些因素将对我国房地产需求持续扩张形成有力支撑。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土地的有限性。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多,而且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用地的持续增加使上地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强。第三是体制因素。目前的财税体制,促使地方政府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数据显示,卖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到50%。房地产市场活跃、价格走高,即可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又能增加GDP。 我认为有这么一些政策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第一调节市场需求,重在遏制投资或投机性需求。首先要发挥税收政策调节,在住房持有环节征税。即适时开征物业税或房产税。其次,在交易环节加征住房变易所得税,即交易税,除征收营业税外,征收住房交易所得税。第二就是货币政策调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货政策。比如,首套房贷款首付30%,二套房贷款首付50%。严格规定银行房地产信贷比例,对银行实行严格的房地产信贷比例,防止风险过度向房地产集中。 第二就是增加有效供给。稳定上地供给。只有土地供应稳定,才能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通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安置房、限价房供应,逐步缓解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压力。强制提高容积率,只有提高容积率,才能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在相同面积的上地上建造出更多的住房。严格用地和住房销售管理。一方面要严格用地管理,坚决清理闲置住房用地,加大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住房销售管理。针对开发商“捂盘惜售”行为,可以借鉴香港做法。在香港,开发商建房后,可以“捂盘”不售,但要付出代价。 第三控制房地产价格。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经验。德国联邦建筑法成立各地的“房地产公共评估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制定基准价或指导价。第四调整中央和地方财税关系来理顺土地收益在财税当中的利益关系,达到权利和责任相匹配,事权和财权匹配。 第四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强调“加快”?胡锦涛 2月3日 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用了50次“加快”这两个字来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中央为什么如此强调要“加快”?简单说:老问题、新挑战。第一就是粗放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高投入、高消 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资源无力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能源效率不高。资源不足,不得不满世界找资源,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必然受制于人。石油、铁矿石、铝土矿石、铜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引发“中国威胁论”。目前我国的CO2年排放总量在54亿吨左右,平均每万元GDP的CO2排放约1.9吨,平均每人的CO2排放约4.1吨。奥巴马上台后战略策略调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变招”, 大打“低碳经济”牌,掌握国际话语权,把中国推到最前沿。这些因素促使我们不得不加快转变。 但是必须“加快”,却不能单纯求快,片面求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看到转变的紧迫性,打好攻坚战,又要看到转变的长期性,打好持久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转变是个大方向,不能和西方看齐,在国内不同的地区也要有区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在发展中转变,不能为了保护不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就没有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发展绿色经济,保持生态。比如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一是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增加了投入,二是淘汰落后产能。 第二个问题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如何取决于结构,结构调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现在我们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占到47%左右,工业里重化工工业占70%左右。新一轮结构调整是在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的调整。在整个世界经济结构都在调整的情况下,我们不调整,必然会拉开差距,日本就是个教训,他的十年经济低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的结构调整放缓。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是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机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在内的全面的结构调整,过去我们强调产业结构调整,这次中央确定的战略是一次全面调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路径。其中一个难点就是技术锁定和路径依赖。技术锁定就是低劣技术会俘获经济,使低劣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比如,我们现在的经济技术设置、体制设置都是和高碳经济相适应的,按照我们现有的技术体系,来设置我们的标准、设置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要用新的技术变化,需要成本,会触及既有的利益,低技术就会被锁定。路径依赖就是现在这些办法大家都走顺了,不愿意去采取新的技术,这涉及到技术和体制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简单的说要通过科技、体制、人才三个方面,第一要加快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没有技术支撑是不行的。比如发展低碳经 济,60种技术我们42种不掌握核心技术,怎么办呢?如果买,第一别人不会卖,即使卖了,也买不起。第二就是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路径依赖说到底涉及到利益关系调整,利益关系的调整就是体制机制的突破。第三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这次全国人才会议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而且提出了很多工程和政策,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要靠技术,技术靠创新之外还要靠引进。江苏无锡的经验证明引进一个人才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人才。刘伟:当前我国经济热点问题分析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第三,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主要指总量,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GDP总量、经济运行水平、增长速度等。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大体是9.8%,这个速度在当今世界是非常高的。虽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经历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连续1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但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达到了8.7%,GDP总量是33万多亿人民币。按照世界银行惯常的折算方法,大体是4.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7%。美国GDP总量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25%左右。 中国人有13亿多的人口,很多指标一旦人均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人均GDP水平大致增长了12倍,而总量大致增长了15倍。截止到2009年,我国人均GDP是3200多美元,而全球平均人均GDP是8600美元。 发展中国家可以分为五类:一是最穷的国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二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刚解决温饱问题;三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初步小康;四是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全面小康;五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叫做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就是完成了当代工业化、城市化改造。我国现在的水平相当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要保八,但我们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至少会达到9%,甚至9%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甚至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会达到10%以上。 经济增长的关键是需求,这个需求是三架马车: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所以分析一个国家一年里经济增长的空间有多大,要从它的总需求来看。 一是投资需求。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到了中后期有一个特点,就是投资项目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加大,所以投资需求增长非常快。另外,这个阶段城市化也在加速,中国的城市化率按照现在公布的数据是45%左右,按照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时投资需求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4%左右,比当今世界平均速度高出一倍多。2003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速度从来没有低过24%。2009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超过了30%。 所以我们现在的分析是这样的,就算2010年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新增投资项目,单是把前几年特别是去年一揽子的扩大需求的措施立项完成,就仍要继续投资,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对于很多在建项目要继续追加投资。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不会低于25%。按照中国现在的经验,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5%,拉动GDP增长1%,按照这个对照关系,如果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是25%,那么能够拉动GDP增长5%。 二是消费需求。目前没有一个像投资需求那样直接的指标来描述消费需求,我们用一个间接指标叫做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在扩大消费政策的影响下,增长15%多,由于2009年价格指数是-0.7,那么实际增长速度要比15%多,将近17%。 2010年采取了扩大消费保民生等一系列的举措,今年中国消费品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去年,只要有这几个条件不发生恶化: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超过5%;900万新增就业岗位指标能够达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如果今年消费需求增长15%,就能够拉动GDP增长3%。 三是出口。出口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根据近几年的经验,全球经济每增长1%,中国出口则增长5%。2010年全球的经济增长是什么状况呢?根据各大国际机构从各个方面做的分析,估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能够恢复到3%。首先看发达国家的三大经济体:其一,美国的情况不错,虽然困难很大,但预期今年经济增长率大体上能恢复到2.8%。其二,日本的情况虽然不如美国,但比欧洲好,今年日本经济能够摆脱零增长,达到0.9%。其三,欧元区的情况虽比美国和日本困难,但也能摆脱负增长,达到百分点零点几的增长。其次看巴西、印度这几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国,预计今年经济增长都在5%左右,中国的速度更高一些。这样一来,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到接近3%,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能达到15%。这些年的经验表明,中国出口每增长10%,大体能拉动中国GDP增长1%,如果今年中国出口增长15%,实际上就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5%。但我们现在也看不太准,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需要讨论。保守一点说,假定今年中国的出口增长只达到10%,经济增长贡献就会是1%。 这样一来,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能达到9%,搞得好的话,有可能接近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平均水平9.8%。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预测更高,认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能够达到10%以上,最近还在调整对中国增长速度的判断,在提高这个水平。 如果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9%,那么今年特别是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威胁,或者问题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呢?我觉得有可能出现滞胀。 滞就是停滞,发展速度慢,胀就是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出现通胀,就没有停滞;出现停滞,就没有通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方向的失衡。现在是这样的,如果通货膨胀的话,我们就把需求压下去,紧缩性的宏观政策防止通胀;如果是经济衰退来了,失业率上去了,我们要采取各种办法把市场激活,把需求刺激起来,拉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加就业。但如果出现经济停滞也就是高失业的同时发生通货膨胀,这时宏观政策的选择空间就不大了,到底是扩张还是紧缩?上世纪,西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国现在是防止滞胀,经济停滞构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再次下滑的重要因素,现在都并没有根本消除,只是初步缓解,稍有风吹草动,特别是国际经济再恶化,就可能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再一次出现下滑,经济增长下滑就会导致失业进一步的攀升。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并没有真实反映出中国的失业情况。为什么呢?其一,统计失业率在西方、美国是统计非农产业的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但美国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是98%,美国农业劳动力是2%,中国所谓城镇登记失业率其实和国外所谓非农产业的失业率基本上差不多,但中国50%多是农村 人口,农业劳动力占45%。农村劳动力并没有被纳入现在失业率的统计中去,而真实的中国农村失业的情况,恐怕并不亚于城镇人失业。其二,中国城镇里面的失业中有些隐秘失业没有被包含进去,比如虽然一个人没有失业,但他的劳动时间极其不充分,也就是工厂开工不足,现在这种情况也挺多的。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个指标,叫做社会调查失业率。我国的社会调查失业率经常比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两个百分点,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5%,实际上中国真实的社会调查失业率应当在7%以上,失业率的警戒线、红灯线是7%。 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国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过去在中国的通胀主要是需求拉动,现在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外一方面是成本推动,这个比较麻烦,一定要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物价,土地还要再涨价。另外,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动力也在大幅度涨价,再有就是劳动力价格在提高。这一系列的人力、财力、资金、资源、土地、自然要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如今都已经较大规模开始提价,所以通胀的压力比较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要把通胀控制在3%。与通货膨胀对应的还有一个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通货膨胀不好,它使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而通货紧缩更坏,它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钱,因为它增加的是失业。 刚刚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费物价指数是2.7%,我估计第二季度物价还要涨。今年西部出现罕见旱情,而且北方也出现了旱情,这样一来今年的夏粮将会减产。消费者的消费物价问题不仅仅是粮食或者青菜占了多少比重,而是人们的一个预期,3%的物价指标有可能止不住,能稳在4%就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现在中国经济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有可能出现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滞胀。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 前面讲的是量的问题,是短期的、年度的总量扩张,下面讲质的问题。中长期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国民经济的结构转化,现在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问题是结构性的矛盾,我归纳一下,现在困扰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在中国的外需和内需结构上出现了严重的或者比较严重的失衡。 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加大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风险性,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增长的周期、各级市场的波动联系过于紧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大国的经济一般都是基本内向型的经济。所谓基本内向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依靠国内资源的投入达到80%,依靠国内市场的销售达到80%。 中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过高,一个基本指标叫做外贸依存度,就是一个国家进口和出口加在一起的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中国最高的时候达到70%。而且在中国的进出口里面,长期是出口大于进口,所以来自海外的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2003年到2007年,中国每年的出口增长是20%—30%,这说明在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出口对拉动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是2%— 3%。2009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是负的,一到九月份出口增长是负的20%多,全年下来出口增长是负的17%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1.7%。对比金融危机前后,世界市场的衰退导致中国出口变化,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前后对比净损失了3%—4%。我们要认真总结,找准中国的发展方式,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要更加注重扩大内需,逐渐减弱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从而控制国际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二,在国内需求里面,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结构关系严重失衡,投资需求增长过快,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我们知道,目前中国的投资客观上发展很快,但也不能过快,不能长期严重超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承受的程度。我们现在投资发展过快,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10%里投资需求拉动一般是2%—3%,而我国的这一数据是5%—6%。我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4%—5%,而消费需求在国外拉动经济增长大部分是7%—8%。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长期过高,过多依靠投资需求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相对迟缓,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这使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 2009年5月,世界银行评估了美国和中国刺激经济的措施和效果,他们认为美国和中国有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但也有很多不同。美国的内需不足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美国投资需求扩大不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计划,而取决于私人资本对市场的判断和信心,当私人资本对市场没有信心的时候,无论政府怎么扩大内需,他们都不投资。美国的消费需求不存在不足,它有非常成熟的消费信贷,尤其是它利用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大量消费全世界的商品。随着美元的逐步贬值,美国开始思考 如何改变消费方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吃全世界的、喝全世界的、用全世界的了。 中国也是内需不足,但中国主要不是投资需求不足,中国发愁的是长期以来的消费需求不足,所以怎么去刺激消费是中国应该思考的问题,不能再使国民经济为生产而生产、为投资而投资这样的在生产领域、投资领域自我循环。 第三,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从十一五规划看,保增长、扩内需的问题不大,调结构问题很大。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明确,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0.6%,五年下来应该提高3%。2005年第三产业的产业比重是41%,到2010年第三产业的产业比重应该达到45%左右。而现在的情况是,2008年、2009年中国服务业的比重低于2005年,不但没涨反而降了,这并不是说服务业没发展,只是这几年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比服务业还要快,所以结构上服务业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 现代服务业落后于整个工业化水平意味着什么?首先,说明这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农业化,因为城市化落后,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服务业要求一个发展空间,比如它要求扎堆,扎堆就要求城市化,在农村没办法搞现代服务业。其次,说明这个国家的市场化水平低。很多现代服务行业都是构筑市场机制的,比如金融、保险、资讯、通讯、中介等。 第四,代表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低于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中有一个指标,就是城市人口的比例,现在我国大概是43%左右,这里还有伪城市化的问题。统计城市人口的时候,凡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进入城市生活的人就计入城市化率的分子,就属于城市化人口了。我国有1.6亿的农民工,他们中的大部分进入城市离开家乡户口所在地都有半年、一年甚至更长,这些人说是进入了城市,但他们的实际生活远远没有城市化,比如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 不管伪的也好、真的也好,就按照40%计算,而中国现在的工业化发展到中后期了。中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工业化完成程度测算,现在有三个城市完成了工业化:北京、上海和天津,按国际标准达到1。美国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达到14、15、16这样的值,我们叫它后工业化。我国东部沿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工业化的水平基本上接近完成,我们算的值是0.7、0.8。中部一些比较繁华的城市和西部一些资源条件比较好、这几年发展速度比较快省区的工业化达到了中期,我们算的值是0.5、0.6。西部少数民族聚集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在前期,比如贵州,我们测算出的值是0.3。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50%的人是农村居民,而这几年城乡差距在扩大,其中有一个指标就是农村居民收入,它多年来的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城市居民的增长速度。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相当于一个市民一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30%。这就麻烦了,从经济增长角度意味着这么大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长期靠40%的城市市民的收入增长形成的购买力、消费需求去拉动,而50%多的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动力不足,这是一个严重的经济增长结构失衡。这个问题现在中国注意到了,最近我国扩大内需很重要的一个政策就是考虑刺激农村消费,活跃农村需求,送家电下乡、送汽车下乡。现在国外都注意到了,前不久西班牙一个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中国有9亿多农村人口,他们现在消费水平很低,如果达到现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应有的消费水平的话,那么中国农民形成的消费购买力就能把现在全世界经济危机库存积压的产品都买下来。文章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重要的出路在于中国农民。城乡差别过大这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可持续增长,所以我们现在比较关注这一点,但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启动农村市场、启动农村需求、活跃农村购买,关键不是送东西下去,而是提高农民收入。只要口袋里有了钱,现在广告这么发达,信息这么通畅,交通这么便捷,不用把商品送到门口,他们拿着钱知道到哪儿去买。提高农民收入是个细致的工作,不那么简单。 现在到了大幅减少农民、农村的时候了,不只是富裕农民、建设新农村。真正社会主义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不是把农村的路修成水泥马路,把农民的房子拆了盖成水泥房,而应该是农村还是过去的田野、山林,但那里生活的人是市民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发展机会是城市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三农问题到了城乡统筹的新阶段,是互动而不是相互分离。 第五,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既破坏了公平也影响了效率。 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结构分两个层面: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从宏观结构上看,国民经济中有三个主体:政府、企业、老百姓,政府的收入是税收,企业的收入是企业经营的GDP生产增长,老百姓是挣工资。大家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论哪个层面的,其中必定会有三个数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二是GDP增长情况;三是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财政收入在很多地方的增幅差不多是GDP的一倍,这三者增速最慢的是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差不多比GDP低30%,比如一个地方的GDP增长15%,居民收入增长10%。长期这样下来,一块蛋糕生产出来,政府越分越多,居民越分越少。1998年的国民经济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68%,2008年居民收入只占58%。但这个结构不容易调整,等于从别人的口袋里挖钱,谁愿意啊? 从微观上看,近几年居民内部各个阶层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扩大,高收入阶层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速度,所以差距在不断扩大。高收入阶层有一个特点,他们只拿很少一部分钱去消费,大部分钱用于投资,越富的人,吃得越好、穿得越好,其实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小;越穷的人,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反而越高,因为穷人的钱少,他们的钱100%拿去消费都不够,还要举债。如果把钱更多地分给高收入的有钱人,而他拿了钱之后,他只拿很少一部分去消费,那么消费的增长肯定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要想短期加快经济增长、扩大内需,采取一些政策管用,如果不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要保持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持续旺盛、拉动有效增长就不太现实,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新的发展方式解决这些结构性的矛盾。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效果 我们主要讨论四个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第一,关于总量政策的方向性调整。总量就是总需求,总需求失衡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需求大,会带来通胀;一种是需求小,会带来失业。宏观政策对于失衡了的总需求如何管理呢?需求大的时候把它压下来,把通胀稳住,需求小的时候把它刺激起来,把失业稳住。1998年5月份以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基本上是需求大、供给少,我们叫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要票,票就是政府出面要大家排队。改革开放以后物价放开了,问题就变成了通货膨胀。 1998年5月份以后,中国开始出现过剩,所以要扩大内需,我们当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解决失业。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里讲,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宏观总量适度从紧保持不变。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里讲,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就是扩大内需保持不变。2007年召开十七大时情况变得复杂了,因为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有失业的压力,到底哪个最重要,当时不好决断。十七大报告里讲: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2008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讲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双防”:防经济局部过热变为全面过热;防物价从结构性上涨变成总体性的通胀。2008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物价指数是8.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季度的CPI是7.9%。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沿海工业影响很大,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大量企业破产倒闭,中央赶快调整政策,不再讲“双防” ,而是保增长、控物价,把物价问题放在第二,首先要保增长,保增长就是要解决失业。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2008年11月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政府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第二,宏观政策首先是财政政策,我国现在的财政政策叫做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就是两个方面: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现在对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争论的热点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能更加积极到哪儿去?还有多大空间?我们仔细看看,增大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四万亿计划以及其他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财政赤字,有多少财政赤字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就有多大。所以通货膨胀看起来是一个货币现象,其本质却是财政、税收,是政府利用发行钞票的权力向老百姓、社会强行征收税。一个对百姓负责任的政府,不能搞积极的通货膨胀的政策。 财政赤字一定要有一个限度,按照现在市场经济的一般经验,财政赤字一般不超过国家GDP的3%。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是9500亿,而2008年GDP总量是300670亿,3%,即9000亿,已经到了警戒线,如果再多就要出问题。2010年的财政赤字只能比去年增加一点,因为GDP总量增加了。2009年GDP总量是33万亿多,还是按照3%的警戒线的话,今年财政赤字可以新增一万亿,更加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必然会受此影响。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另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大家想一下,这几年能减的税基本上都减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在上调。从2008年开始,企业所得税内资外资两者并一,内资过去是33%,现在并到25%。2009年增值税开始转型,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这一转型大概能减几个百分点的增值税。2006年全国各地各省都取消了农业税。2004年1月1号开始采取新的出口退税办法,加大了退税力度。接下来如果还要减税,国税这块能减的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我估计更加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恐怕也很有限。 第三,关于货币政策。我们现在叫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主要集中在宽松,2010年可能要回归到适度。我们看一下信贷政策。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我们加大了投放,2008年全年新增信贷量4.9万亿。2009年初净增的贷款是9.6万亿,到2009年底,信贷总量是40多万亿,这个规模挺大的,票子出去多了就容易出问题。 中国货币市场的失衡和美国不太一样。美国这次经济危机是由金融开始然后传递到实体,就是银行先破产,银行的现金流、资金链断了,然后银行要收钱,那些依赖银行的企业资金就吃紧,所以企业受到影响。这样传递的结果是银行和企业都没钱、都缺钱。 中国的经济危机是国际市场输入的外来型危机,先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拿到不定单,没有生产任务就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甚至停产、破产,就没有货币的需求了。而中国的银行又有的是钱,因为中国银行没有跟国际连通,有防火墙,再者中国的银行主要是国有的。中国老百姓不管怎么样都相信银行,储蓄率居高 不下。这样一来中国银行很有钱,2009年底中国各类机构的存贷差19万亿多。但银行不敢轻易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给中小企业贷款,中国的大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对于国有大企业要么是不敢投,因为要投就容易重复建设,形成了新的产能过剩。 美国的货币市场是供给不足,银行和企业都需要钱,所以政府要增加货币投放;中国的货币市场是需求不足,不管大企业和小企业都不需要钱,而供给过剩,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就不是简单的增大信贷的问题,而是要解决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要把放出去的银行的钱有效传导到企业等实体经济中去,怎么让大企业不断创新,再有新的投资领域参与竞争,怎么让小企业公平竞争,解决小企业有效抵押和担保问题。货币政策的另一部分是利率政策。刺激需求需要降息,鼓励大家贷款、投资,加息是为了回笼货币,防止通胀。那么现在要不要加息呢?最近公布的我国CPI是2.7%,而一年期存款利率2.2%,利率低于物价上涨实际上等于是负利率,一旦出现负利率,就意味着经济已经开始出现加息的压力了。我估计今年加息至少得加两次,总共提高0.54个百分点。 第四,关于汇率问题。人民币有升值的空间,也有升值的可能。一个国家30多年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每年平均增长9.8%,GDP增长了15倍,人均GDP增长12倍,世界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和货币的信任程度、需求程度在提高,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是不是要涨价啊?所以从道理上来讲,人民币确实有升值的空间和可能,但这种可能性多大程度上能变成现实呢? 现在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想让我们放弃更多的国际定单,把机会让给别人,转过头来扩大内需,这样就等于在摆脱危机过程中,中国分担了更大的责任, 并且这绝不只是短期竞争,而是有更长远的战略考虑。现在美国有几个指标非常不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失业率超过了10%,7%是警戒线,因此美国要赶快增加就业。同时,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安排是1.4万亿,超过了GDP的10%,美元通货膨胀,但全世界都在帮他,所以他们敢于使财政赤字安排超过GDP的10%,大家知道一般是3%。还有,2009年美国的贸易赤字超过了七千亿美元,贸易赤字的警戒线是不能超过GDP的4%。2009年美国GDP总量是14万亿美元,14万亿的4%是五六千亿。 所以,当一国贸易对另一国贸易出现逆差时,该国往往要求对方货币升值,使对方的商品价格上涨,丧失竞争力。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和日本发生了贸易摩擦,最后美国逼迫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度升值50%,从那以后,日本的经济开始下降。有人拿这一点来比较现在的中美贸易,担心美国现在压制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这样看:中美贸易量占中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很大,我国有1/3的出口是对着美国去的,但中美贸易量占美国贸易总量的比重很小,美国的主要贸易国不是中国,所以中美贸易存在逆差,即便是对中国贸易顺差也改变不了美国贸易总体逆差的格局。所以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这件事情对中国的伤害很大,对美国却不见得有什么直接的好处,解决不了贸易逆差的问题,美国这么做是出于长期的发展趋势和竞争趋势的战略考虑。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币升不升值的问题并不取决于简单的国际收支问题,还取决于我国的宏观政策和根本利益。由于反通胀的压力,200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但我们坚持小步幅、持续稳定的调整,一年升值2%,如果猛然一次性升值40%或50%,恐怕我国经济消化不了。 另外,现在中国本身失业率比较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扩大内需,同时还要稳住外需,任何外需的减少都意味着扩大内需压力的加大。 所以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互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只会使得各国都受损,而如果各国之间互相支撑,则可加快世界经济的复苏,这样对各国都有好处。每年美国财政部有两次有关政策评估报告,对美国所有的货币政策做出一系列的评价,其中也包括与贸易伙伴有关的政策评价。比如是不是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如果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就要对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进行全面调查和采取一系列惩罚性措施,这对中国的出口很不利。 美国会不会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是现在国际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实际上已经高度国际化和政治化了。对这个问题,我想讲三句话:一是中国不必害怕美国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我们要做好被列入的准备。虽然我们不希望美国这样做,但这样一来就会加快中国扩大内需的转型,本来我国经济就要进行转型的,美国这么做只是在客观上逼迫我国不得不进一步加快转型。二是中国不希望美国把我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因为那样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我们要做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军事的等各方面的工作,要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三是美国应该不会把中国列入汇率操控国,因为这是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总结起来就是:不怕,不希望,不太可能。 2010年世界经济十大热点问题2009年已经过去,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在这2010年的初始之际,让我们来看看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十大热点问题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演进? 一、世界经济将向何处去 目前国际社会的主流看法是,世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缓慢复苏势头。 但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主要依赖各国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未来世界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复苏,关键还在于金融业能否取得根本性好转以及私人需求能否真正启动。 二、美元何时恢复危机前强势 美元指数在2009年11月12日下探至15个月新低,但随后因迪拜债危机问题引发风险偏好大降,令美元的单边贬值暂告一个段落转而走强,美元以大涨告别2009年,但美元在09年全年走软的走势仍未改变。 美元贬值,对美国来说,既可以刺激出口,又可以“赖掉”部分债务。但对美国政府来说,由于在今后10年必须大量举债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必须防范美元过度贬值,以免投资者对美元失去信心。 在2010年,美元走势如何,全球投资者将拭目以待。 三、“退出战略”如何实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均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货币和财政政策,在09年即将结束时,各国关于何时采取“退出战略”的讨论就层出不穷。相信在2010年,有关“退出战略”的讨论会越来越多,因为紧急货币和财政政策毕竟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下去。 “退出战略”实施过早,会危及经济复苏,但实施过晚,则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甚至吹大资产泡沫,因此,实施“退出战略”的时机相当关键,只有在恰当的时机退出才能保证经济复苏的成果不被破坏。 四、全球股市如何超越“虚假繁荣” 从2009年3月上旬开始,全球主要股市强劲反弹。这一方面是受世界经济形势改善推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市场充裕流动性的支撑。 而今年只有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复苏,进而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改善,全球股市反弹才可持续。否则,过度依赖流动性支撑的股市繁荣往往会成为一种“虚假繁荣”。 五、多哈回合能否“修成正果”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11月份发起以来,至今已拖延8年多,仍未能达成协议。 目前,有关各方正在努力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在2010年年底前结束,并取得“有雄心和平衡的”成果。但鉴于类似的最后期限此前曾被一推再推,因此展望2010年,多哈回合能否最终“修成正果”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六、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依旧高涨 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发达国家经济严重下滑,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欧美发达国家虽然口头上高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实际上却在国内政治压力下,不断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在2010年,虽然爆发全球性“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但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措施仍可能以一种“低烈度、高频率”的形式出现。 七、加强金融监管能否落到实处 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国际社会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一度高涨,但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监管的进展十分缓慢。2010年加强金融监管关键在于落在实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在加强自身金融监管的同时,注意防范“热钱”等非正常跨国资金流动对其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造成的冲击。 八、世界经济格局如何变迁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格局变迁。其中最明显的例证就是,由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参与的二十国集团,正逐步取代由主要发达经济体组成的八国集团,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协调国际经济事务的最重要平台。 在2010年6月和11月,二十国集团还将分别在加拿大和韩国举行峰会。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金融危机调整世界经济格局中国应有忧患意识 九、全球经济治理能否与时俱进 伴随世界经济格局变迁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此前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世界经济治理架构能否与时俱进。 目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达国家仍占据绝对优势,新兴经济体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但话语权和投票权却明显滞后。 2010年发展中国家仍需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自身话语权而努力。 十、“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何在 随着金融危机的冲击逐渐减退,国际社会关于抢占“后危机”时代战略新兴产业制高点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在2010年,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环保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越发受到关注。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节能和环保技术将呈现巨大商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