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ID:9519007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1页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2页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3页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4页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张晶1,王姣爱1,党建友1,裴雪霞1,王小泰2,张定一1(1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2洪洞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临汾041000)摘要: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尧麦16’、‘安麦16’和‘泰山4241’为材料,在施纯N270kg/hm2,底追比3:7、5:5、7:3处理下研究了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尧麦16’和‘安麦16’产量均在3:7处理下最高,分别为6839.93kg/hm2和6202.2kg/hm2,‘泰山4241

2、’产量在5:5处理下最高,达7629.23kg/hm2。品种间以‘泰山4241’产量最高,‘安麦16’产量最低。不同氮肥底追比处理下,品种间以‘泰山4241’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最高,且在底追比3:7处理下表现最高,‘尧麦16’和‘安麦16’在底追比5:5处理下表现最高。灌浆时间相对于灌浆速率更易受氮肥底追比的影响,氮肥底追比对‘尧麦16’和‘泰山4241’的灌浆过程影响大于‘安麦16’,‘泰山4241’的灌浆持续时间和灌浆速率均表现较高,灌浆后期功能叶衰退较慢,叶源生产能力强,能为籽粒发育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从而为获得较高产量提供物质保证

3、。.jyqkail:[email protected]。通讯:张定一,男,1963年生,山西万荣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栽培研究。通信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幽并街33号,Tel:0357-2882206,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14-07-30,修回日期:2014-09-12。0引言氮素运筹是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光合特性,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提高产量,进而实现小麦高产优质和减轻或避免氮素对环境的污

4、染[2]。追施氮肥可以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实现小麦产量的突破[3]。有研究表明,拔节期追肥较其他时期追肥产量及构成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小麦灌浆特征参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除受品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外,受氮肥底追比例的影响较大[4-6]。石书兵等[7]研究表明,施氮量相同时,施氮模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石玉等[8]认为,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改变氮肥底追比例可有效调节植株和籽粒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因此,合理的氮素运筹可以保证小麦生长发育期间良好的氮素营养供应,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5、从而使小麦生产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9]。前人关于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0-13]。本研究通过在大田条件下对相近生态区(山西,河南,山东)的不同小麦高产品种在同一地点进行氮肥底追比试验,旨在探明品种的高产特性与氮肥合理施用方式,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2013年度安排在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农场,玉米秸秆还田后旋耕2遍播种,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14g/kg,碱解氮57mg/kg,速效磷22.3mg/kg,速效钾135.0mg/kg。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相同施

6、氮量下,3个氮肥底追比(A)。即施纯N270kg/hm2下,底追比3:7(A1)、底追比5:5(A2)和底追比7:3(A3);副区为3个品种(B),即‘尧麦16’(B1)、‘安麦16’(B2)和‘泰山4241’(B3);共计9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8m×4m=32m2。按试验设计量施入底氮,磷钾肥全部底施,磷钾亩施用量为P2O58kg,K2O6kg;剩余氮肥于拔节期(旗叶露尖)结合浇水追施。玉米秸秆还田后先旋耕一遍,第二遍旋耕、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生育期浇越冬水和拔节水。1.2测定项目与方法1.2.1SPAD值测定采用日本SPAD-50

7、2型叶绿素计测定叶片的SPAD值。花后7天每隔一周9:00随机选取长势和大小相似的叶片,测定倒1、倒2、倒3叶,每个处理重复5次。1.2.2籽粒灌浆特性分析用Logistic方程Y=K/(1+eA+Bt)拟合籽粒千粒重(Y)随开花后天数(t)的变化规律。式中,K为千粒重潜力值,A和B为参数。根据Logistic方程和该方程的一级和二级导数,推导出籽粒灌浆渐增期(T1)、快增期(T2)、缓增期(T3)、灌浆持续天数(T)、籽粒平均灌浆速率(R)和最大灌浆速率(Rmax)。1.2.3植株干重各小区在定点调查样方外,随机取20株装入密封塑料袋,带回

8、室内将植株按叶片、茎杆、穗部、颖壳、籽粒分开,在105℃烘箱内杀青30min后,再在80℃烘24h至恒重。1.2.4产量构成、产量和穗部性状收获期在小区2个调查样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张晶1,王姣爱1,党建友1,裴雪霞1,王小泰2,张定一1(1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0;2洪洞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临汾041000)摘要: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尧麦16’、‘安麦16’和‘泰山4241’为材料,在施纯N270kg/hm2,底追比3:7、5:5、7:3处理下研究了氮肥底追比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尧麦16’和‘安麦16’产量均在3:7处理下最高,分别为6839.93kg/hm2和6202.2kg/hm2,‘泰山4241

2、’产量在5:5处理下最高,达7629.23kg/hm2。品种间以‘泰山4241’产量最高,‘安麦16’产量最低。不同氮肥底追比处理下,品种间以‘泰山4241’旗叶SPAD值均表现为最高,且在底追比3:7处理下表现最高,‘尧麦16’和‘安麦16’在底追比5:5处理下表现最高。灌浆时间相对于灌浆速率更易受氮肥底追比的影响,氮肥底追比对‘尧麦16’和‘泰山4241’的灌浆过程影响大于‘安麦16’,‘泰山4241’的灌浆持续时间和灌浆速率均表现较高,灌浆后期功能叶衰退较慢,叶源生产能力强,能为籽粒发育提供较多的营养物质,从而为获得较高产量提供物质保证

3、。.jyqkail:[email protected]。通讯:张定一,男,1963年生,山西万荣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小麦栽培研究。通信041000山西省临汾市幽并街33号,Tel:0357-2882206,E-mail:[email protected]。收稿日期:2014-07-30,修回日期:2014-09-12。0引言氮素运筹是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光合特性,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1]。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作物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提高产量,进而实现小麦高产优质和减轻或避免氮素对环境的污

4、染[2]。追施氮肥可以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从而实现小麦产量的突破[3]。有研究表明,拔节期追肥较其他时期追肥产量及构成因素较为协调,产量最高。小麦灌浆特征参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除受品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外,受氮肥底追比例的影响较大[4-6]。石书兵等[7]研究表明,施氮量相同时,施氮模式显著影响小麦产量。石玉等[8]认为,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改变氮肥底追比例可有效调节植株和籽粒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因此,合理的氮素运筹可以保证小麦生长发育期间良好的氮素营养供应,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5、从而使小麦生产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9]。前人关于氮肥运筹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0-13]。本研究通过在大田条件下对相近生态区(山西,河南,山东)的不同小麦高产品种在同一地点进行氮肥底追比试验,旨在探明品种的高产特性与氮肥合理施用方式,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2013年度安排在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洪堡村农场,玉米秸秆还田后旋耕2遍播种,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14g/kg,碱解氮57mg/kg,速效磷22.3mg/kg,速效钾135.0mg/kg。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相同施

6、氮量下,3个氮肥底追比(A)。即施纯N270kg/hm2下,底追比3:7(A1)、底追比5:5(A2)和底追比7:3(A3);副区为3个品种(B),即‘尧麦16’(B1)、‘安麦16’(B2)和‘泰山4241’(B3);共计9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8m×4m=32m2。按试验设计量施入底氮,磷钾肥全部底施,磷钾亩施用量为P2O58kg,K2O6kg;剩余氮肥于拔节期(旗叶露尖)结合浇水追施。玉米秸秆还田后先旋耕一遍,第二遍旋耕、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生育期浇越冬水和拔节水。1.2测定项目与方法1.2.1SPAD值测定采用日本SPAD-50

7、2型叶绿素计测定叶片的SPAD值。花后7天每隔一周9:00随机选取长势和大小相似的叶片,测定倒1、倒2、倒3叶,每个处理重复5次。1.2.2籽粒灌浆特性分析用Logistic方程Y=K/(1+eA+Bt)拟合籽粒千粒重(Y)随开花后天数(t)的变化规律。式中,K为千粒重潜力值,A和B为参数。根据Logistic方程和该方程的一级和二级导数,推导出籽粒灌浆渐增期(T1)、快增期(T2)、缓增期(T3)、灌浆持续天数(T)、籽粒平均灌浆速率(R)和最大灌浆速率(Rmax)。1.2.3植株干重各小区在定点调查样方外,随机取20株装入密封塑料袋,带回

8、室内将植株按叶片、茎杆、穗部、颖壳、籽粒分开,在105℃烘箱内杀青30min后,再在80℃烘24h至恒重。1.2.4产量构成、产量和穗部性状收获期在小区2个调查样方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