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18585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探究关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探究 一、问题的缘起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思想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命题。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
2、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形势,把握大学生党员特点,掌握党员教育规律,是高校党组织思考问题、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前提,也是高校切实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刘延东同志从抓方向、抓改革、抓制度、抓班子、抓基层、抓作风等六大方面对做好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高校聚精会神把党建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党员作用。与此同时,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
3、文件,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召唤着我们要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抓好高校党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更是彰显从严治党的决心,将作风建设和严实教育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实现全党的覆盖。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中针对党员继续教育明确提出了引导党员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任务。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加强政治引领、
4、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着力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心理契约嵌入对党员再教育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心理契约主要用于解释组织和成员之间关系,一般认为心理契约是指成员和组织双方就自己为对方付出什么,同时对方又为自己回报什么所形成的一种主观约定。从具体表现形式上看,表现为负什么责任义务并享有什么权利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信念。心理契约是彼此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未曾言明的、相互默认的期待,而不是单方面的承诺。它具有存在的内隐性、认知的主观性、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的动态性和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心理契约虽不是有形的、书面式的契约,但
5、不可否认,它确实在无形之中发挥有形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甚至更有力度,它构成了与规章制度的互补,并且具有目标导向功能、信念激励功能和价值凝聚功能。心理契约的建构遵循建立摇摆稳定违背的基本规律,同时通过组织设定相对合理的期望和相容的期望,从交易、关系、发展三个维度发挥作用。心理契约的嵌入有助于完善价值凝聚体系,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柔性管理,有效地将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目的与自身发展有机融合;有助于建立互动机制,促进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动管理、自主教育。 二、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现状 1.对大学
6、生党员再教育的地位不重视在大学生实际党建工作中,党员再教育遭到忽视。具体表现在:一是再教育理念的缺失。大学生党员再教育不受重视,使得大学生党建工作前倾,任务分布出现失衡,造成党员发展出现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疏教育等问题,造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党建工作的好坏大多是对党员教育与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以定性为主,能够用来定量展现的就是党员发展人数和所占比例,造成了党建工作绩效观出现偏差。二是大学生党员自身角色意识不够明确。大学生发展为党员后,除了三会一课,党员再教育平台稀缺,造成了后期管理和教育的空白,党员自身的
7、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在班风、学风以及校风建设上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思想松散、放松学习,参加公益劳动、集体活动时消极对待,个别党员甚至有违规违纪行为,损害党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 2.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高校相关工作的系统规划和落实推进,主要问题在于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激励机制不够。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再教育普遍采用的是运动式教育方式,没有形成学习和再教育的激励机制,枯燥的学习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二是约束机制不强。大学生党员
8、具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往往专业学习成为他们躲避再教育的借口,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工作考评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即使存在惩罚的措施,但是并未形成对党员再教育的强有力约束。三是活力机制不足。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强,难以确立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致使大学生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