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

ID:9518037

大小:99.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5-02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第1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第2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第4页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论文摘要: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是东南部低于西部北,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使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东南

2、部特色经济区。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贵州经济区域,东南部塌陷  不仅一个国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一个省区范围内也要注意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就贵州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呈现为明显非均衡增长状态,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需要从宏观角度给予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更多的关注,避免其成为中国的“贵州”。  一、贵州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  四大经济区即贵州省十次党代会所讲的“一圈二区一带”。贵阳城市经济圈范围界定为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80~100公里的区域,包括贵阳市各区市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普定县

3、,黔南自治州的龙里县、惠水县、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共20个县、市、区;黔北综合经济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地区金沙县和铜仁地区的德江县、思南县和沿河县,共18个县、市、区;毕水兴经济带,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黔西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安顺市的关岭县和紫云县,共21个县、市、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铜仁地区的铜仁市、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印江县、松桃县、万山特区、黔东南州以及黔南州的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共29个县、市、区。  贵阳城市经济圈2008年拥有人口836.6

4、4万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GDP总量达到1130.78亿元,占贵州省省GDP的33.80%;人均GDP为13515.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8824元高53.17%;人均财政收入为1339.82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0%、45.79%和43.81%。  黔北综合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906.41万人,GDP总量达到785.13亿元,占全省GDP的23.47%,人均GDP为8661.96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98.16%,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7.88%、第二产业占48.64%、第

5、三产业占33.48%。  毕水兴经济带2008年有人口1247.81,是四大经济板块中人口最多的区域,GDP总量为934.9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7.95%,人均GDP为7492.81元,相当全省人均GDP的84.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76%、49.63%和32.61%。  图1四大经济区域GDP占全省GDP的比例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802.14万人,是贵州四大区域中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少的区域,同时也是典型的农业、旅游地区,2008年GDP总量为494.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4

6、.79%;人均GDP仅为6168.9元,比全省人均GDP少265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9.91%,相当于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的45.64%。从国民经济的三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73%、30.41%和38.86%。  图2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分析  (一)从区域GDP总量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均衡增长太势。图1是利用四大区域GDP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所进行的描述,从图可以看出,

7、四大经济区域增长表现为非均衡增长。贵阳城市经济圈占全省GDP的比重在波动中具有一定收敛性,黔北综合经济区和毕水兴经济带占全省GDP的比重份额在波动出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毕水兴经济带GDP占全省GDP比重的上升势头强劲,1978年毕水兴经济带占GDP的比重为23.21%,2008年上升为27.95%,上升了4.74个百分点。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占全省GDP的比重波动中呈现出下降之势,1978年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1.08%,2008年下降为14.7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表11978—2008年贵州人

8、均GDP的区域差异单位:元  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离差贵州毕水兴黔北贵阳东南部毕水兴黔北贵阳东南部1978175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区域非均衡增长研究论文摘要:贵州省的四大经济区域即“一圈二区一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加剧。黔北发展水平接近贵州省平均水平,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处于第三,差距最大的是东南部特色经济区。贵州经济发展态势为中部凸起,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均低于中部,并且是东南部低于西部北,突出表现为东南部塌陷。政府应高度重视贵州区域的非均衡增长现象,避免使东部变成中国的“贵州”,应对东南部特色经济带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东南

2、部特色经济区。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贵州经济区域,东南部塌陷  不仅一个国家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在一个省区范围内也要注意区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就贵州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四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呈现为明显非均衡增长状态,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需要从宏观角度给予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更多的关注,避免其成为中国的“贵州”。  一、贵州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  四大经济区即贵州省十次党代会所讲的“一圈二区一带”。贵阳城市经济圈范围界定为以贵阳市为中心、辐射半径80~100公里的区域,包括贵阳市各区市县,安顺市的西秀区、平坝县、镇宁自治县、普定县

3、,黔南自治州的龙里县、惠水县、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共20个县、市、区;黔北综合经济区,包括遵义市、毕节地区金沙县和铜仁地区的德江县、思南县和沿河县,共18个县、市、区;毕水兴经济带,包括六盘水市、黔西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黔西县、织金县、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纳雍县,安顺市的关岭县和紫云县,共21个县、市、区;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包括铜仁地区的铜仁市、江口县、玉屏县、石阡县、印江县、松桃县、万山特区、黔东南州以及黔南州的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县,共29个县、市、区。  贵阳城市经济圈2008年拥有人口836.6

4、4万人,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GDP总量达到1130.78亿元,占贵州省省GDP的33.80%;人均GDP为13515.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8824元高53.17%;人均财政收入为1339.82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0%、45.79%和43.81%。  黔北综合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906.41万人,GDP总量达到785.13亿元,占全省GDP的23.47%,人均GDP为8661.96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的98.16%,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分布分别为第一产业占17.88%、第二产业占48.64%、第

5、三产业占33.48%。  毕水兴经济带2008年有人口1247.81,是四大经济板块中人口最多的区域,GDP总量为934.9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27.95%,人均GDP为7492.81元,相当全省人均GDP的84.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7.76%、49.63%和32.61%。  图1四大经济区域GDP占全省GDP的比例  东南部特色经济区2008年有人口802.14万人,是贵州四大区域中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少的区域,同时也是典型的农业、旅游地区,2008年GDP总量为494.83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14

6、.79%;人均GDP仅为6168.9元,比全省人均GDP少2655.1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69.91%,相当于贵阳城市经济圈人均GDP的45.64%。从国民经济的三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73%、30.41%和38.86%。  图2四大经济区域人均GDP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分析  (一)从区域GDP总量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贵州四大经济板块经济增长呈现出非均衡增长太势。图1是利用四大区域GDP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所进行的描述,从图可以看出,

7、四大经济区域增长表现为非均衡增长。贵阳城市经济圈占全省GDP的比重在波动中具有一定收敛性,黔北综合经济区和毕水兴经济带占全省GDP的比重份额在波动出表现为上升趋势,特别是毕水兴经济带GDP占全省GDP比重的上升势头强劲,1978年毕水兴经济带占GDP的比重为23.21%,2008年上升为27.95%,上升了4.74个百分点。东南部特色经济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拉大,占全省GDP的比重波动中呈现出下降之势,1978年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1.08%,2008年下降为14.7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表11978—2008年贵州人

8、均GDP的区域差异单位:元  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离差贵州毕水兴黔北贵阳东南部毕水兴黔北贵阳东南部197817514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