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

ID:9511278

大小:7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5-02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_第1页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_第2页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_第3页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_第4页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革的时代 活跃的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

2、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

3、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1、将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意图在于强调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另外,这样改动还能与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2、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

4、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3、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  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4、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课程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由是从学生的认

5、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

6、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作好辩论准备。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步骤: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猜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 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同时放映相关录像片)  二、教学内容:  1、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

7、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a、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b、伟大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