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

ID:9509310

大小:3.84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5-01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_第1页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_第2页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_第3页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_第4页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地震资料工作站解释课程设计题目长47井区扶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7月18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地震资料工作站解释课程设计题目长47井区扶余油层顶界面构造解释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1.工区区域地质概况;2.井工区、地震工区建立;3.地震数据、测井曲线、地质分层加载;4.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地震地质层位标定;5.地震地质层位解释(T2);6.断层解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件,掌握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面的理论知识,了解工区区域地质概况,全面掌握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基本流程,能够应用landmark解

2、释软件进行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层位、断层解释。主要参考资料:[1]宋延杰,胡玉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R],大庆石油学院,2005.[2]张明学,胡玉双.层序地层学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王秀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4]松辽盆地北部西区石油地质特征研究[R].大庆石油学院,1991.完成期限:2012.7.9—2012.7.18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2年7月18日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目录第1章区域地质概况11.1实验区位置及勘探概况11.2松辽盆地地层特征1第2章地震资料、井数据加载

3、62.1启动LandMark62.2建立投影系统62.3建立OpenWorks数据库62.4加载钻井数据6第3章制作合成地震记录113.1制作合成地震的任务及原理113.2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步骤113.3实验感想16第4章层位解释174.1解释层位的方法及操作步骤174.2建立连井剖面174.3层位追踪解释194.4实验感想20第5章断层解释215.1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一般标志215.2断层组合的一般规律215.3解释断层的步骤及方法215.4断裂特征235.5实验感想24参考文献25I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第1章区域地质概况1.1实验区位置及勘探概况肇源南地区

4、处于松辽盆地东南部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跨越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横跨二级构造单元三肇凹陷、朝阳沟阶地和长春岭背斜带(图1.1),区内实现三维地震满覆盖,工区面积547km2。目前肇源南地区主要开发层位为泉三四段扶余油层,已探明储量和控制储量区集中分布在西部裕民鼻状构造和东部薄荷台鼻状构造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内,区内已钻探井、评价井125口,其中获工业油气流井49口、低产油气流井16口,展示该区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本次地震解释实验工区为肇源南东南部的长47井区(图1.1),面积约30km2。图1.1实验区地理位置27大庆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1.2松辽

5、盆地地层特征1.2.1盆地构造-地层充填关系松辽盆地地层系指变质岩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组合,底界绝对年龄为135Ma。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结合地震反射构造特点,可将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为五个基本构造单元层(图1.2):深部构造单元层是夹于T5和T4反射界面之间的地层。T5波组为中生代沉积或火山岩与基底的区域不整合面,在全区普遍存在削截或上超的接触关系。T4波组在全区普遍呈现为不整合接触。在T4之上,具不同时代的地层,如登一段、泉一段和泉三段,分别由盆地东部向西部逐渐超覆于营城组地层之上,即在盆地内呈明显的上超、削截等地层接触关系。深部构造单元层处于松辽盆地伸展的初期阶段,

6、由30多个相互分割的断陷式盆地组成。在这些分割的盆地中充填了基性、中性、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陆源碎屑岩,与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深部构造单元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等三套地层,总厚约3000米左右,个别断陷盆地中可达5000米。下部构造单元层(T4-T2)由白垩系登娄库组和泉头组地层组成。登娄库组地层夹于T4和T3反射界面之间,T3为登娄库组与泉头组接触的界面,在地震剖面上T3界面没有明显的波组特征,在全区都是弱反射。在长岭、乾安和古龙地区,T3界面之上发育地层上超现象。但是在盆地的大部分地区,T3界面上、下地层呈平行整合接触关系。T2波组是全区稳定的强反射层

7、,为泉头组和青山口组界线,在全盆地内可以追踪。中部构造单元(T2-T03)包括早白垩世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为松辽盆地主要生油、储油层位,最大厚度达3000米。姚家组与青山口组之间为区域性不整合,在地震剖面上可识别出T11界面,界面下的青山口组地层,中北部地区存在削截现象,而上面的姚家组地层有上超的接触关系。青山口组晚期沉积显示出湖水后退,水面下降的特征。T1为姚家组与嫩江组界线为一全区稳定的强反射层,在盆地内部表现为平行接触关系,在盆地边缘局部地区嫩江组地层与青山口组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姚家组地层。上部构造单元层是夹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