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0794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与减排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与减排措施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0%,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我国在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源排放的COD逐年上升,已经达到全国COD排放基数的50%,此外,由于农药、化肥等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需要实行农业污染减排,促进农业又快又好发展。 1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1.1农药污染 农药污染是指农药在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如土壤、大气等造成的
2、污染,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严重的还会对人和动植物造成损害。引起农药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植保机械的科技含量低,效率低,质量差,品种单一,而科技含量高的大型机械推广使用缓慢;二是,长期使用高度高残留的农药,或是过量使用高浓度农药;三是,植保技术人员和群众的农业素质较低,盲目用药,乱施农药,造成农药污染。 1.2物理性措施使用不当造成的污染 物理措施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如在诱捕害虫过程中,工具使用不熟练,操作不当,使作物防治面积和诱捕工具数量存在偏差,便会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地膜的污染。在对植物实施保护的过程中,一般会应用地膜,如防草膜,这些地膜
3、使用之后,并不进行回收,造成田间或者是地头污染,由于地膜的使用数量逐年增加,所以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1.3引种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培育出了许多抗病抗虫的新品种,为了提高产量和减少农药用量,一般会引进这些新品种,或是为了丰富物种,美化环境引进的新物种,或是为了治理污染而引进的新物种,都有可能造成引种污染。 1.4植保包装物污染 一般农户使用植保包装物之后,不集中进行处理,随意丢弃,从而对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甚至有的污染还十分严重。 1.5对植保污染的认识都不到位 在植物保护过程中,只注重植物保护的任务完成程度如何,对植保减排知之甚少,并且责任制度不明晰,法律政策也没
4、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对于植物保护过程中造成的植保污染,群众和干部全部轻心忽视。 2农业植保减排途径分析 2.1注重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优化产业布局。 科学制定植保发展规划,控制污染,保证生产,优化植保布局。 根据生态功能区划,调整一些敏感环境区域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实施植保的过程中,引进农业环境评价体系,对于一些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的措施应该于与舍弃,并征求相关的环保部门的意见。建立新型的植保制度,遏制源头污染转移。对于植保过程中使用的农艺措施进行改革,尽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实行源头总量控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对引入的农业新品种严格把关,尽量降低引种污染。对植保废
5、弃物统一管理,避免农业环境的二次污染。 2.2实施病虫绿色防控 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植保污染。对于一些大型的农产品出口和蔬菜种植基地,加强绿色防控,应用更多的生物技术,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有机农业更加快速的发展。政府可以和农户合作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同时对一些应用低毒农药等绿色防控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加强绿色防控宣传力度,降低农业污染。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扶持防虫专用设备、微生物农药等生产企业。加强科研投入,研究特定区域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建立生物防治的示范区,加强生物防治宣传。同时,加快病虫害防治机械和器具的研发力度,研制成功的机械可以纳入到农机补贴行列
6、中,让农户购买应用这些器具,减少农业植保污染。 2.3更新理念,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植保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树立现代的植保理念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就是明确植保的社会属性,对其实行公共管理,构建社会化的防灾减灾体系,转变防控方式,由原来的分散防治逐步转向联防联控和专业统防统治;科学植保,就是在植保过程中全面贯彻科学理念,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高植保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促进防控策略发展,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植保,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引种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绿色防控和综
7、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植保污染。 2.4加强无公害农业植保科研开发队伍建设 在植保过程中,专业人才的作用十分重要,经过科学、专业的指导,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植保污染,因此建设专业的植保科研人才队伍十分有必要。调整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人才建设,要充实检疫员队伍,使科研人才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各类科研人才的素质,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国内知名专家;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科研工作人员的学术水平;加强植保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检疫员素质,建立区域性的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