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

ID:9501344

大小:98.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5-01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_第1页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_第2页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_第3页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_第4页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域社会变革与租佃关系——以16—18世纪赣南山区为中心一、引言关于“永佃权”之产生,国内学者已经从经济发展与阶级斗争角度进行了大量的论述,“永佃权”基本被视为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地主佃农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但是,在明清时期的许多地区,佃户与地主围绕“永佃权”进行的频繁激烈地斗争可能是地区自身独特性格发展的产物,而并非单纯的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可以解释。早在20世纪40年代,傅衣凌先生就对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频繁发生的佃农抗租风潮表示困惑,他强调不能单纯地从阶级斗争出发来理解其原因,而应从社会经济角度进行探讨。傅先生并据

2、此强调闽赣毗邻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应单独进行研究。③此后,许多学者对这一地区颇具特色的租佃斗争与租佃关系进行了探讨。如卞利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解读民间文书来重新认识租佃关系④,但由于缺乏对社会层面的深入解析,因而并不能圆满地解释赣南地区永佃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森正夫研究此一地区租佃斗争的着眼点则在于观察闽赣边界的地域社会特征,并注意到许多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例如闽西的抗租组织“长关”与赣南的“客纲”、在城地主与在乡————————①“地域社会论”是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界提出的重要学术观点,主张重点研究地方社会的秩序以对

3、抗“阶级分析方法”与“国家/社会”二元的分析框架。参考山田贤《中国明清时代“地域社会论”的现状与课题》(太城裕子译),《暨南史学》(第二号),1999年6月;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本文借用“地域社会”概念指称赣南地方社会,旨在强调赣南社会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并不意味着笔者完全同意日本“地域社会论”的观点。②关于永佃关系的研究,以杨国桢先生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最为出色,参考所著《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第91—122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梁治

4、平则从习惯法层面对永佃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并认为应以“永佃关系”来代替史学界通行的“永佃权”的提法,见所著《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第96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本文考虑到史学界习惯,为了表述方便,文中一些地方仍使用“永佃权”一词,但在行文中一律用“”标出。③傅衣凌:《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佃农抗租风潮》,载《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8—380页。④卞利:《清代江西契尾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江西永佃权产生的时间问题考辩》,《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

5、989年第3期;《清代前期江西赣南地区的押租制研究》,《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清代江西赣南地区的退契研究》,《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土豪的冲突、商业活动与乡村土豪的关系等等①,但森正夫虽然指出了租佃斗争折射出来的地域社会特征,但对两者关系及地域社会的特征如何形成并未仔细探讨。此后,日本学者草野靖从较长的时期和较广的空间考察了江、闽、广交界处山田开发过程和“山寇”、“田兵”运动的特点,由此揭示明末清初这一地区的主佃对抗,是要求对租田增收再分配的地主与佃户为确立田面权(永佃权)而引起的斗争。②草野靖强调从中

6、国历史自身特征出发来研究明清租佃关系,并主张越出“租佃关系”的范畴,把视野扩展到旧中国契约关系的整体结构上,这一方法论上对于认识永佃关系的形成有极大的启发③,但因未将其置于地域社会变革的长过程中来理解,有关阐释仍显得薄弱。至今为止,傅衣凌先生感到困惑的“明末清初闽赣毗邻地区频繁的抗租风潮何以发生?”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们有理由追问,如果频繁激烈的抗租风潮是这一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格使然,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该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格?要很好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从地域社会变革角度,结合实际的租佃关系与租佃斗争进行深入

7、探讨。本文以16至18世纪的赣南山区为中心,尝试从明中期以来的地方社会变革的角度探讨租佃斗争和主佃关系的演变过程,重新审视和解读明中期以来闽赣毗邻地区的租佃关系和租佃斗争。二、山区开发、流民活动与社会动乱明初赣南给人的印象是“地旷人稀”,曾任石城县训导的杨士奇曾形容说:“赣为郡,居江右上游,所治十邑皆僻远,民少而散处山溪间,或数十里不见民居。”④洪武初年安远典吏杨宵远的《薄敛疏》亦言:“及行查乡曲,一望林峦,非拾级登峰,丹岩绝壑,即穿坑度垇,鸟道羊肠。臣不禁涕涟,寸心如碎。乃知安远者,万顷山冈一线田而已矣!”⑤赣南“地

8、旷人稀”状况在明中期以后逐渐改变。明中期以后,大量原属于里甲编户的民人脱离里甲体制,逃亡各地,形成全国性的大规————————①参考森正夫的三篇系列长文《十七世纪の福建宁化县(にぉけゐ黄通の抗租反乱)(一)、(二)、(三),《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59、62、74(1973)、(1974)、(1978)。森正夫的研究并不局限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