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仔猪培育关键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仔猪培育关键技术 摘要为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总结了仔猪培育的关键技术,以为仔猪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仔猪;成活率;培育;关键技术 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不仅要注意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更要注意对仔猪的养育,尽可能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将仔猪死亡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以促进仔猪养殖的持续发展。 1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妊娠后20d左右(10~30d)是第1个关键时期,是受精卵附植到子宫形成胎盘的时期,如果胚胎与胎盘结合不牢,易流产死亡。在营养上,应注意饲料的全
2、价性,注意饲料的营养质量;千万不要饲喂发霉变质、有毒、冰冻的饲料,否则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和流产。第2个关键时期是母猪妊娠的最后1个月,此间胎儿生长发育迅速,体重的60%以上都在这个时期生长,所以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多,要求饲料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数量,特别要注意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的需要[1]。只有加强母猪妊娠的饲养管理,才能获得初生体重大、数量多、体质健壮的仔猪,为仔猪培育奠定基础。 2完善初生仔猪保温、防压措施 仔猪出生后第1周要力争全活全壮。初生仔猪抵抗力差,极易死亡,85%以上的
3、仔猪死亡发生在前30d,1周内死亡的占60%,以前3d死亡最多。所以,做好仔猪第1周的护理十分重要。寒冷是仔猪成活的大敌,特别是第1周,如保温措施不力,仔猪就会被冻死或压死。应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中,用电热板、火炉、红外线灯或40~60J、粗蛋白19%~22%、糠麸类不得超过10%、动物性饲料5%~8%,外加2%的贝壳粉、0.3%的食盐。研究表明,在饲料中加入各种消化酶、调味剂、乳清粉、油脂、有机酸等,使仔猪料更完善,补料效果更好。补料应注意同时补水,水质要新鲜;注意补料卫生,防止仔猪生病。另外,4
4、0~60日龄为仔猪大量采食时期,要加大喂量,饲喂次数为4~6次/d,夜间加喂1次效果更好。要求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加饼类饲料20%~25%,如加入3%~5%的鱼粉、肉松粉,效果更好。 5注意仔猪铁、铜、硒的补充 铁的补充是一个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措施。如出生后7d不补铁仔猪就会贫血,出现突然死亡、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诱食困难,以及发生白痢、肺炎等现象。补铁药物可到当地兽医站购买补铁王、牲血素等。而用深层的红粘土让仔猪自由采食,也可达到补铁的目的。 缺乏铜会导致贫血,同时铜有促生长的
5、作用,据试验,每千克饲料中加入125~250mg铜可使仔猪生长提高18%~22%,饲料利用率提高8%~10%。 缺硒会引起多种组织的病理变化如白肌病。过多则引起急性或慢性硒中毒。因此,在仔猪出生后3d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0.5mL,30d再注射1次,或母猪在分娩前20~25d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1次,剂量为0.1mL/kg体重。 6防止仔猪下痢 下痢是仔猪最常见的疾病,对仔猪危害较大,主要有黄痢、白痢、红痢等,应进行综合防治[3]。除按常规的卫生管理外,可通过对母猪注射菌苗进行免疫
6、,使仔猪获得保护,一般于母猪分娩前4~6周进行免疫。另外,还可口服病原菌进行防治,用该场分离的病原菌给产前15d的母猪口服,使仔猪获得保护。也可以使用中西药物预防,如饲料中加入杆菌肽锌、大蒜素等。而对已发生的病例应及早治疗,如使用抗菌素后海穴进行注射效果较好。 7搞好仔猪免疫注射 在不同地区和猪群,可能涉及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伪狂犬、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喘气病等病。对猪瘟的免疫:在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肌肉注射
7、,2h后再哺喂初乳;或在20~55日龄时各免疫1次,或20、70日龄时免疫1次。对仔猪副伤寒的免疫:可在仔猪断奶后30~35日龄口服或注射1头份仔猪副伤寒菌苗。对猪气喘病的免疫:可在仔猪7~15日龄免疫接种1次或1月龄免疫1次。 8掌握科学的断奶方法 断奶时间一般在28~35日龄,最早在21日龄。断奶后必须留在原圈饲养,即“赶母留仔”[4]。断奶可根据情况使用以下方法:一是一次性断奶法。即到了断奶日龄时,一次性将母子分开;二是分批断奶法。将体重大、发育好的仔猪优先断奶,而让弱小仔猪继续吃乳,
8、到一定时间对弱小仔猪再进行断奶;三是逐渐断奶法。在断奶前4~6d,每天逐渐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直到完全断奶为止。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科学选择应用。另外,断奶期间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赶母留仔,原圈培育;二是断奶后2~3周不换料;三是饲喂次数逐渐向3~4次过渡;四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仔猪断奶综合症的发生(断奶后腹泻、水肿、内毒素休克);五是保持圈舍清洁,保证清洁的饮水。 9让母猪有充足的奶水 首先满足母猪营养需要,一般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不低于14%,而且质量要好;其次应满足钙、磷、铁、碘、锰、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