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98087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成功父母育儿三无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成功父母育儿“三无原则”成功父母育儿“三无原则”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自学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无错原则认为: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幼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他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
2、的“讨厌”幼儿。幼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的。 示例一:幼儿在跑动中冲撞另一个婴儿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把别的幼儿撞倒取乐,这是他与其他幼儿交流的一种手段,也许他只是希望另一个幼儿同他做追逐游戏。 示例二:幼儿总喜欢翻箱倒柜,拆装玩具、电器等 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幼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幼儿!幼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他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 示例三:幼儿到邻居家里拿了东西,回家后就据为己有 这并不是道德问题。这是幼儿对物品占有欲
3、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样应该属于自己。在婴幼儿期,这种现象是非常自然。无论是长大后道德上多么好的人在3岁时也难免会这样。对于这种现象当然不能鼓励,但也不可大声呵斥他。父母应逐步引导,让幼儿分清楚自己家的东西和别人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可以让他玩一会儿再送还给人家,并且尽量在幼儿愉快情绪下让他归还物品。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父母首先应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在此,我们让大家回到那些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共同探讨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许“答案”就在其中。……详细阅读 如何对待孩子的“好表现”?·换个角度理解孩子 “好表现”往往
4、会因其行为的过激而不被父母所认同。抛开传统观点和原有要求孩子遵循的行为准则,试着从孩子本身的角度、从欣赏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好表现”,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孩子。 ·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 父母应努力做一个有心人,适时为孩子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中来客人时让孩子端茶送水、适当参与大人的谈话等,以满足他要表现的欲望。 ·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表现”行为 父母在纠正孩子“好表现”行为中有不恰当的地方时,应以适当的方式突出孩子行为中的闪光点。同时还需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态度,从而使他的“好表现”真正发挥应有作
5、用。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在不断地尝试中,幼儿会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 示例一:哭闹不止的幼儿 没有幼儿是喜欢哭的。面对哭闹的幼儿
6、,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毫无意义。父母应该把力气放在分辨幼儿的哭泣原因,再想些帮助他的办法。如果幼儿是因为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闹,父母应耐心告诉他不能满足他的原因。如果解释和劝导都无效,可以适当采取不理睬行为,让他哭够就可以了。 示例二:幼儿咬人 无批评人代表纵容幼儿,必要的时候采取措施,如隔离办法。咬人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时可以采用隔离的办法。首先向幼儿指出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然后让他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同大声斥责、批评比较起来,隔离办法会立即见效,而且用行为是幼儿意识到行为不被允许更直接、效果会更好。 需注意的是,隔离一般不会造成对幼儿
7、感情的伤害,但不要把幼儿关在小黑屋等令幼儿恐惧的地方。隔离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幼儿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得不到他的一些权利,就像比赛中罚出场几分钟一样。 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
8、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