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97723
大小:115.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5-01
《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马属动物寄生虫病第一节消化系统寄生虫病马消化系统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寄生于胃内的胃线虫、胃蝇蛆;寄生于小肠的圆线虫、杆虫(韦氏类圆线虫)、马副蛔虫、裸头绦虫、球虫和寄生于大肠内的尖尾线虫、贾第虫等;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圆线虫、胃蝇蛆和马副蛔虫。一、球虫病病原目前,已发现引起马球虫病的球虫有3种:1.鲁氏艾美耳球虫(E.leuckarti)卵囊是卵圆形,大小75~88×50~59μm。囊壁为深黄色,半透明,有颗粒。卵膜孔明显,卵囊内无外残体。子孢子长约30~42×12~14μm,有内残体。在20~22℃时,孢子化时间为21天。2.单指兽艾美耳球虫(E.solip
2、edum)卵囊呈圆形,亮黄或淡黄色,直径为15~28μm,无卵膜孔,无外残体。孢子囊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5×3μm,子孢子为梨形。寄生于马和驴。生活史及致病性不详。3.单蹄兽艾美耳球虫(E.uniungulati)卵囊呈卵圆形,亮黄色,大小为15~24×12~17μm。无卵膜孔和外残体,孢子囊的大小为6~11×4~6μm,有内残体。寄生于马和驴。生活史和致病性不详。致病性严重感染鲁氏艾美耳球虫时,病驹可出现下痢,消瘦等症状,甚至可造成死亡。剖检时见小肠有炎性病变。诊断据报道,由于卵囊比重大,用一般漂浮法检查粪便,不易发现卵囊,需用糖溶液浮集法。防治马球虫病
3、的防治可参照牛球虫病。二、裸头绦虫病裸头绦虫病是由裸头科(Anoplocephalide)的大裸头绦虫(Anoplocephalamagna)、叶状裸头绦虫(A.perfoliata)和侏儒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mamillana)寄生于马、骡、驴等动物的小肠,偶见盲肠所引起。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叶状裸头绦虫较为常见。27图4-1大裸头绦虫前部图4-2叶状裸头绦虫前部或图4-3叶状裸头绦虫卵流行病学裸头绦虫的孕节或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被地螨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具感染力的似囊尾蚴,当马等食入含似囊尾蚴的地螨后,在其小肠内经6~10周发
4、育为成虫。该病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东北牧区发生较少,以二岁以下的幼驹感染率最高。马匹多在夏末秋初感染,至冬季和次年春季出现病状。致病性与症状叶状裸头绦虫有在回盲口的狭小部位群集寄生的特性,常达数十或数百条之多,均以其吸盘吸附着肠粘膜,而造成粘膜炎症、水肿、损伤,形成组织增生的环形出血性溃疡。特别是当重剧感染时,由于肉芽组织迅速增生,形成状似网球的肿块,此种渐进性组织增生,可导致局部或全部的回盲口堵塞,产生严重的间歇性疝痛。在急性大量感染的病例,可致回肠、盲肠、结肠大面积溃疡,发生急性卡他性肠炎和粘膜脱落。此类病例仅见于幼驹,往往导致死亡。马裸
5、头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消耗性的症候群,如消化不良,间歇性疝痛和下痢等。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结合粪检进行诊断,如在马属动物的粪便中发现孕卵节片或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发现大量虫卵即可确诊。治疗大裸头绦虫病的发生常以每数年一个周期,而叶状裸头绦虫病则始终是年复一年的发病。但在轻度感染的地区,无需列入定期驱虫的对象范围,只有在重症感染时才进行药物治疗。常用下列药物:(1)氯硝柳胺(Niclosamide,Yomesan)按88mg/kg体重投服,安全有效。(2)南瓜子400g,槟榔50g。给药前绝食12h,先投服炒熟碾碎的南瓜子粉末400g,经一小时后,灌
6、服槟榔末50g。预防预防马绦虫病主要在于管理好牧场,马匹最好放牧于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场,因为该地区一般地螨较少,特别是幼驹从开始放牧即放置于这样的草场。改变夜牧习惯,如日出前,日落后不放牧,雨天尽可能改为舍饲,减少马匹感染绦虫病的机会。27三、副蛔虫病马副蛔虫病是由蛔科的马副蛔虫(Parascarisequorum)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内所引起,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图4-4马蛔虫卵流行病学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大约需10~15天发育到感染性虫卵,马等食入感染性虫卵(按猪蛔虫体内移行路线移行)至发育为成虫约需2~2.5个月。马副
7、蛔虫病广泛流行,但以幼驹感染性最强,老年马多为带虫者,散布病原体。感染率与感染强度和饲养管理有关。感染多发于秋冬季。虫卵对不利的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适宜温度为10~37℃,在39℃时可发生变性。气温低于10℃,虫卵停止发育,但不死亡;遇适宜条件,仍可继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故冬季厩舍内蛔虫卵的存在,为早春季节的感染源。马蛔虫卵对理化学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在5%硫酸、5%苛性纳、50℃以上的高温及长期干燥能有效地杀死蛔虫卵。致病性与症状马副蛔虫对宿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机械作用、夺取营养、毒素作用、继发感染四个方面。寄生于小肠的成虫和在肝、肺中移行的幼虫给宿主造成
8、一系列的刺激。成虫可引起卡他性肠炎、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