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

ID:9496212

大小:6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01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_第1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_第2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_第3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_第4页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关键词:城市化公共空间城市精神传统的发明[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运动迅速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大众报纸作为一种主要的市民舆论媒介,实际上也通过文字、图像和报道参与了这场“城市化运动”,不仅从多方面建构“纸上的城市”,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城市形象”,而且报纸媒体对于城市的报道、叙述和想象,深刻影响并建构了读者的“城市观”。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运动在我国的持续开展,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逐渐取代乡村成为社会关注中心,

2、有学者指出“城镇(城市)是一种崭新的社会样态。未来10年到15年,我国将逐渐进入城镇社会。”[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寄予了政府、媒介和大众对于城市中国的“美好理想”。但中国步入“城市社会”,这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呢?本文即通过《解放日报》、《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媒体,探讨“城市”是如何被大众报纸叙述、建构和想象?  一、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城市话题”的开展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乡村,也改变了城市面貌,因为改革的第二步便是进行城市改革,1984

3、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强调“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开始迅速发生变化。  首先,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面积都迅速扩张,高楼、街道、百货商店等新的城市景观不断涌现,早在1985年,《广州文艺》上有一部作品这样描写广州城的发展,“刹那间,简易美观的钢结构商场、理发店、饮食店、家具店、建筑材料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许多

4、城市的区域面积都成倍增加,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古城面积只有22.63平方公里,但到了2020年,苏州中心城区的面积估计将增加到599.2平方公里,城市扩大了好几十倍。[3]尤其是2000年之后,全国都出现了狂热的“造城运动”,《南方周末》曾报道一个小县城的“再造新城”计划,仅用3年时间,城市面积就由“6平方公里扩到了现在的10平方公里”。[4]  其次,改革开放不仅使城市和乡村产生了激烈冲突,城市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化,在改革之前,城市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原则,绝大部分市民可以说均属于同一个阶层,尽管

5、个体与个体之间还有一些细微差别,但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之前,并没有发生严重分化现象,他们都享受着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关于这一点社会学家早已指出:  改革前,我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可以说是城镇居民的福利和保障制度。相对于广大农村人口而言,城镇人口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覆盖了人们生活的主要领域,可以说“从摇篮到坟墓”都有充分体现。城镇居民不仅吃“商品粮”,享受平价口粮和多种副食价格补贴,还享有诸如住房、交通、就业、公费医疗、退休养老等多种福利和保障。特别是城镇全民所有制职工,享受国家福利和保障更多。[5]

6、  但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整齐划一的社会结构和分配制度被打破,城市阶层在改革中分化和重组,居民之间有了阶层差别和利益冲突,原先在城市社会中占有较高地位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许多人成为了“失业者”,媒体将这些人称为“下岗工人”,据郑杭生、李强等社会学家的统计,1995年,非公有制单位职工人均收入为7463元,而国有企业职工只有5625元,集体企业为3931元。1994年,城镇居民失业率为3%,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大量没有统计的隐性失业人口。[6]城市改革不仅使得城市涌现了大量“新富阶层”,而且也产生了大量贫困

7、阶层,统一的社会结构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松散、分裂和冲突的社会阶层,每个阶层由于在城市中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他们对于日新月异的城市感受千差万别,有人热烈欢迎城市的巨变,因为城市的变化带来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有人对城市的变化忧心忡忡,因为城市的变化剥夺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每个社会阶层都将按照自己的经验和认识重新构造城市图像,而在不同的视界里,城市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  再次,百货商店、高楼和超级商店的大量涌现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心理与文化感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活情境,也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

8、感受,费瑟斯通说:“百货商场、商业广场、有轨电车、火车、街道、林立的建筑群及所有陈列的商品,还有那些穿梭于这些空间中的熙攘人群,都唤起了人们如今半数已被遗忘的梦想。”[7]随着快速“城市化”,不仅北京、上海,偏远的乡村也在迅速改变,《南方周末》曾描述了一个国家级贫苦县在2005年到2009年之间的迅速城市化,以及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巨大冲击:  这里的路名越来越气派,洋都大道、滨河路……,操场大小的绿化地就敢称广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