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ID:9492674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1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1页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2页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3页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4页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p53和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意义【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53;PTEN;表达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ressionsofp53andPTENinpatientsetrialcancerandtheclinicalsignificance.MethodsInmmunohistochemicalS-Passayetrialcancerandtheresultsalcases.ResultsThemissrateofPTENincasesetrialcanceralcasesetrialca

2、nceralcasesportantrolein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endometrialcancerandarehelpfulinclinicaldiagnosisofendometrialcancer.  KEYetrialcancerp53PTENexpressionsignificance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发生发展过程漫长,在此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和癌基因的异常激活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对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p53和PT

3、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并将相关的资料总结报道如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均经过病例证实。患者年龄36~67岁,平均(51.3±2.6)岁。按照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学分期:Ⅰ期28例,Ⅱ期19例,Ⅲ期6例。病理分级:G127例;G221例;G35例。所有患者行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将上述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检测结果与同期3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研究。  1.2检测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4、化学SP法检测p53和PTEN,SP试剂盒均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操作按SP试剂盒要求进行,所有组织蜡块5μm连续切片,65℃烘烤、脱蜡,3%过氧化氢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15min,高压加热修复抗原,10%的正常血清封闭,依次滴加一抗、二抗、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液,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10min,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1-2]。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1.3判读结果  参考许斌等[3]的研究PTEN定位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PTEN阳性细胞。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40×1

5、0倍),计算表达缺失细胞数:≤30%记为阴性(-);>30%记为阳性(+)。p53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p53阳性细胞。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40×10倍),计算阳性细胞数:≤30%记为阴性(-);>30%记为阳性(+)。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代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4.7%和25.4%,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7.7778,P<

6、0.05)。见表1。表1两组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比较[n(略)]  2.2两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子宫内膜癌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9%和76.9%,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6.4336,P<0.05)。见表2。表2两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n(略)]  3讨论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更年期和绝经期,但绝经前甚至更为年轻妇女也可患此病,多见于未婚、少产、肥胖,伴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妇女[4]。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

7、与雌激素有关,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突变和癌基因的异常激活有关,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p53和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的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癌基因PTEN于1997年首次被报道之后即成为研究热点。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继p53基因后另一个较为广泛地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基因。PTEN可能通过去磷酸化参与细胞调控,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方式,许多癌基因的产物都是通过磷酸化而刺激细胞生长[5]。因此

8、,PTEN可能与酪氨酸激酶竞争共同的底物,在细胞生长、凋亡、黏附、迁移、浸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PTEN基因是众多肿瘤预后的评价指标,研究其作用机制对肿瘤的诊断及其基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杨媛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