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7165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1
《中国政治理念文明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政治理念文明发展历程 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史看,是以儒家为主、融合法家、道家、佛家等而形成的政治思想,这种政治思想的主流是一种伦理型的政治哲学。这种政治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把个人修养与政治事务紧紧联系了起来。其特点是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认识自然,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最后落脚于治国平天下。这种思想实质是把君王的德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宗教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其根本目标是寻求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所以,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在君王身上安置了无限的道德责任,开中国政治王道之先河,这既是中国政治哲
2、学的独特创制,也是中国政治传统中为什么德治主义成为主流的原因所在,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生命与政治的独特理解。如孔子的德治主义、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绝对圣王主张等等,都是这一政治精神的表征。这种德治色彩浓厚的政治思想一方面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但其精华也对中国政治理念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 当近代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秩序时,西方近代政治理念对中国传统政治精神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如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现代革命等近代政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政治精神发生了巨大冲撞,从而引发政治文化的变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契约论对中
3、国传统政治理念的瓦解。契约论的根本主张是主权在民、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政治学观点,即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是人民对部分权力的让渡,而不是上帝和天命的安排或仅仅靠君王的德行,这一主张从根本上破除了神学政治观的神话,开创了理性政治的新时代。它的出现,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伴随西方国家向全球扩张的历程,这一理念也随之取得了世界性的意义。中国传统政治理念也正是在这一理念冲击下发生了转向,具体表现为传统德治思想的瓦解和人民主权观的逐步形成。 如戊戌变法期间,由于西方政治学说的大量涌入,使国内思想界掀起了政治变革
4、的巨大风潮。与此同时,近代西方的政治理念也相应成为政治变革的主导意识形态,进而促发了一大批知识精英在政治观上的巨大变化。如梁启超所介绍的天赋人权思想、社会契约论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精英文化阶层所固守的政治法则,并在事实上成为瓦解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工具。之后的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并不只限于赶走了一个皇帝,其主要点在于它使民主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一个新的政治传统。在孙中山的思想中,传统的民本理念基本上完全被资产阶级民主理想所代替,并且把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
5、时期的政治纲领,尽管这一纲领还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却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理念文明向现代政治理念文明的转变。 中国传统、近代政治理念文明的发展可以折射出民本理念到民主理想的迈进。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主流是以民为本,历来并无异辞,民为邦本是中国传统中留下来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政治传统有别于西方的个性,并且一直延续到了近代。 民本思想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君主把人民看成是国家的私产,而不是一个对等的政治主体。所以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便演化为一种人伦关系,由此把政治奠基于伦理之上,并将其看作是人伦关系的一个环节。人伦政治是以道德作为第一基本
6、准则来运行的,价值之源在于人心,以王或皇帝为中心,然后向外辐射,由近及远。君主如有内圣的道德垂范,才能达外王之境,臣民应履行自己的义务,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显然在这一体系中,我们很难看到西方意义上的权利意识的影子。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流中是与专制思想互相依存的,圣君贤相以身作则,教化庶民,上行下效,最后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死结。直到近代,这一观念在西方民主理念的重创下,其核心价值不断被瓦解,民主理想逐步深入人心,由此形成了中国政治理念的近代性格民主。 应该说最能
7、反映近代中国政治性格的就是民主理念,但是这一理念从其产生时起就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因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先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然后再发掘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而来的。无论康有为还是章太炎都是在知道了西方民主思想以后,再带着有色眼镜,到传统的诗云子曰中阐幽发微的。 由民本理念向民主理想之迈进,是近代中国政治理念的革命性进展,也是中国政治思想超越前代的重要内容。 从思想史本身的发展逻辑来分析,这一转向应是一个全新传统的开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政治学中的民主概念充当了解构传统民本理念的基本工具,民主理想的不断深入
8、人心,成为中国政治新陈代谢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使新政治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