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5534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严复与孙中山在经济上的思想差异,经济思想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严复与孙中山在经济上的思想差异,经济思想史论文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严复和孙中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二严复对于西学有着很深的了解尤其是在经济学方面他对于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理论根源和发展脉络都有着清晰地认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提出具有批判意义的经济理论并因此得到了当时西学第一人的美誉阻孙中山早年曾经五次环游世界常年在国外居住遍寻救国方案。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后他亲自参与并设计了发展中国经济的实业计划第一次较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
2、的具体方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有着一颗救亡图存抵御外侮的雄心但是体现在经济思想上两人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下半叶世界局势纷繁复杂;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很快又接踵而至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诸如美国、德国和日本几乎是在同时完成了这两次工业革命启们吸收新技术较为彻底大有赶超英法之势。严复在国外的经历主要局限在英国因此英国的经验给了他更深的印象孙中山接触西学稍晚不过他周游范围广泛特别是对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例
3、如德国和日本的发展经验印象深刻因此他的经济思想较为庞杂。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陆续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户国经济开始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由于闭关锁国日久d青政府对外界知之甚少尤其在经济领域相关专业人才极度匾乏清政府在制定货币、关税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存在极大漏洞,因此国内上下要求清政府改革的呼声日渐增强。然而早期的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改革都浮于表面未能撼动传统经济的基础口r叹经历过数次改革失败之后二青政府反而变得日趋腐败成为了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娜。当时摆在改革派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迫使清政府奋发
4、图强启上而下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要么就是建立一个西式的新政权对中国的经济重新进行洗牌。严复就是前一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严复的思想足够深刻从根源上指出了中国经济问题所在并陆陆续续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不过他却将希望寄托在日薄西山的清政府身上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此改革的任务就只能落在了后一派人物的肩上孙中山就是他们的领袖。 二、理论 严复具备扎实的国学功底对近代西方科学知识也有着深入了解。1901年严复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通过这本书严复介绍了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学理论并加以批判和延伸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
5、解。早在《原富》出版之前严复还翻译了赫青黎的《天演论》他充分吸收了西方近代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达氏之学其彰人耳目改易思想甚于奈顿氏之天算格致,'[2J62。他认为要增强中国经济实力就必须启迪民众利用每个人对于生存的渴望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政府要尽可能地放手给市场赴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来自由调控那些经济要素C}。如果说严复的经济主张是要求政府尽可能从前台转向幕后的话那么孙中山的主张则恰恰相反他主张政府应当积极地介入经济生活肪止自由经济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产生[175。孙中山的思想是与
6、其早年的经历息息相关他不仅去过英国还到过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注意到了德、日等国在政府主导下的工业革命发展势头迅猛。相反,在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国和法国等地由于市场信息的滞后以及政府的较少介入,出现了资本盲目扩张和环境污染等大量问题那时的自由经济主义理念已经开始受到质疑。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严复主要吸收的是英国古典自由经济学理论这虽然是近代最为成熟的一套经济理论但它是建立在西方国家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理论学说要想在当时的中国实施这样一套理论那就要对中国传统的经济进行一次彻底的洗牌这是极其困
7、难或者说是不切实际的。孙中山先生的经济理论大多于德国和日本的经验主张政府积极介入经济活动。不过他们重经济而轻视政治与文化领域的改革缺少自由和民主庇佑的市场经济十分脆弱海到经济危机来临之时总是缺少足够的应对机制这也是孙中山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知易行难与行易知难 传统中国的知行理论在严复与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严复是知易行难的典型代表。纵观严复先生的翻译论著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严复对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大卫李嘉图和罗泽斯等经济学家理论的介绍和评论。严复先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更
8、感兴趣他更满足于用这些理论来批判传统的经济观点例如他不赞成知识于古训的说法提倡以感觉经验为基础的实证认识论反对传统价值观中的重农抑商的观点提倡合理利己主义和西方伦理中趋乐避苦的自然人性论卿;反对古代的重积累胫消费的思想提倡适度消费,以消费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147。孙中山则提倡行易知难,他认为面对着各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很难确定哪些才是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因此要大胆的实践在实践中漫慢地加以改造[5J1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