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和谐的劳资关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和谐的劳资关系的构建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中,人们形成了一种很原始的共同劳动关系,在这种劳动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合作关系。在资本主义诞生以后,劳动关系的特点则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形成了一种新的劳动关系,即劳资关系。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资本要素严重的缺乏,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以及政策制度等原因使劳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资强劳弱”现象。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劳资问题仍是我们怒待解决的问题,在私营企业中尤其明显。 一、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的特征 (一)它
2、不是一元化的劳动关系,而是一种多元化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特征。从劳动力的看,既有企事业单位的兼职人员,离岗转岗人员、改制分流以及离退休人员,又有参加工作就进入私企的毕业生及各种务工人员;从具体的用工形式看,可分为短期性的用工、间歇性的用工、项目用工等。多种多样的用工形式,满足了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多变的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 (二)它是一种半契约化的劳动关系,离完全契约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主和劳动者都具有互相选择的自由,由此
3、产生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相互的契约关系,即双方通过劳动合同来确定劳动关系,明确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它充分体现了劳动关系的自主性。值得注意的是,私营企业还存在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完全契约化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三)它是一种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制约 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小,其劳动关系可以说是完全市场化的。劳动者与私营企业都具有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否形成劳资关系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配置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供求双方不受行政体制的制约,更为重要的是劳
4、动力的价格的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四)它是一种非静态化的劳动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私营企业的劳动力流动频率变得越来越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的新建、重组等经营活动愈演愈烈,使得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从而加大就业的不稳定性,造成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变化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 二、私营企业劳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单从劳资关系上来讲,特指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但是劳资关系的调节
5、、劳资问题的解决,则不是双方能够完全解决的。脱离了政府的介入,劳资问题的解决可能最终无疾而终,问题只可能会越来越多,问题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更加的严峻。所以说,劳资问题是一个三方的问题,企业、政府和员工,三者缺一不可,少了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少了政府的协调,劳资问题只会越来越是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待劳资问题的方面,却是单方面的关注资方的利益,而对劳方,并没有放在同等的地位,造成严重的“失衡”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 (一)劳资力量悬殊,劳方在三方博弈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美国当代社会学家伊恩
6、539;罗伯逊指出,社会不平等自有社会以来就存在了,并在整个历史上一直是造成紧张、冲突、暴力、不公平和压迫的根源。在我国劳资关系中,有三个因素使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1、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归资方所有 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造成了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关系的不平等地位,资方占有生产资料,就决定其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支配、决定性地位,工人接受雇佣来工作,就是出于一种从属、服从分配的地位。 2、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力则大量剩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对资本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而且
7、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同时在劳动市场上,拥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逐渐的演变成一个社会的问题。在劳动力这一可变资本方面,充斥着大量的可变因素,劳动者慢慢的处于更加被动的位置。 (二)有些地方政府在三方的博弈中偏向处于强势地位的资方 政府在三方关系中,处于一个非凡的地位,处理劳资问题,实现其公共管理的目标,是社会和谐稳定,不产生大的社会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政府往往为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对于处在优势地位的资方偏袒,因为资方与劳方对比起来,资方在地方财政中起了巨大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对待劳资方
8、面的问题时,更加的考虑资方的利益,这也就意味着劳方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另一方面,资方乐于在企业政治方面下工夫,同政府的联系日益紧密,在企业公关方面做出一定的成效,当然不能忽略一些主动拉拢官员“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工会力量薄弱,起不到制衡作用 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