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联合收获机综合监测控制系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联合收获机综合监测控制系统研究 0引言 近年来,世界收获机械装备技术正迅速地吸收和应用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成果.这与农业面对世界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集约化、现代化对大型、复杂、高效、节能和环保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日益提高的要求密切相关.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联合收获机的应用规模、收获性能及自动化程度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 性能良好的收获机,应在不超过允许损失量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的收获效率.收获质量的好坏与收获机本身的工作状态、操作水平、作物性质及地面形貌等密切相关.随着联合收获机日益向大型化、技术化、智能化、高速化发展,驾驶员用耳朵很难听
2、到收获机各部位的运转异响及负荷变化情况,这就迫切需要研究相应的故障监测手段与自动控制方法,对联合收获机各性能参数进行综合调整.因此,实现联合收获机综合监测控制对推进我国农机化发展及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 以目前广为使用的新疆3联合收获机为例(见图1),其工作过程如下: 拨禾轮将作物拨向切割器,切割器将作物割下后,由拨禾轮拨倒在割台上;割台搅龙将割下的作物推集到割台中部,并由割台搅龙上的伸缩扒指将作物转向送入倾斜输送器;然后,由倾斜输送器的输送链耙把作物喂入切流滚筒、轴流滚筒进行脱粒分离.脱粒分离后的大部分
3、谷粒连同颖壳、杂穗和碎稿经凹板的栅格筛孔落到抖动板上.当经过抖动板尾部的筛条时,谷粒和颖壳等先从筛条缝中落下,进入上筛,而短碎茎秆则被筛条托着,进一步被分离.谷粒和颖壳由抖动板落到上筛和下筛的过程中,受到风机的气流吹散作用,轻的颖壳和碎秆被吹出机外,干净的谷粒落入籽粒升运器底搅龙,并由谷粒升运器输送进入粮箱;未脱净的杂余、断穗通过下筛后部的筛孔落入复脱器底搅龙,并经复脱器二次脱粒后再抛送回到抖动板上再次清选. 2总体趋势 由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收获过程需要多个工作部件的相互配合,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收获质量的优劣.联合收获机监测系统就
4、是对系统工况参数、谷物损失、喂入量、行驶速度、割茬高度及滚筒负荷等进行在线测量.建立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有: ①降低故障率,提高收获质量;②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③降低驾驶员疲劳度. 2.1国外总体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联合收获机广泛采用各种电子仪表监视装置以及电器、液压控制和液压驱动等先进技术,以提高机器的作业质量并使其高效、安全、可靠工作,这是国外联合收获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如Neing.APvdfSensorforMonitoringGrainLossinbineHarvester[C]//puterandput
5、ingTechnologiesinAgricultureIII.2009,BeijingChina,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10. [3]唐忠,李耀明,赵湛,等.切纵流联合收获机小麦夹带损失检测试验与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1-16. [4]DuaneHZiegler,CharlesPBarbaro,DKeithDeaticspeedcontrolsystemforaharvestingassembly:U-nitedStatesPatent4967544A[P].1990-11-06
6、. [5]AgLeadTechnology.PrecisionFarmingSystem-PF3000ProCottonYieldMonitorOperatorsManual[K].2202SouthRiversideDriveP.O.Box2348Ames:AgLeadTechnolo-gy,2003. [6]Micro-TrakSystem.GrainTrakReferenceManual[K].111E.LeRayAvenueP.O.Box99,EagleLake,USA:Mi-cro-TrakTechnology,1999. [7
7、]武佳,李民赞,郑立华,等.谷物联合收获机测产系统性能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Z1):95-99. [8]BruceAlanCoers,DanielJamesBurke.Automaticcontrolinitiationforaharvester:UnitedStatesPatent6834484B2[P].2004-12-28. [9]KarlLudann.bineControlSystem:UnitedStatesPatentUS3470681A[P].1969-10-07. [10]EugeneJKrukoati
8、cally[J].AgriculturalEngineer,1996,47(8):434. [15]张认成,桑正中.轴流脱粒滚筒功耗模型的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