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

ID:9457660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1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_第1页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_第2页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_第3页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_第4页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摘要:因形成地区金融风险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金融活动干预不当。地方政府是金融生态的主体,是推动地方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金融活动进行有效干预,并正确引导,促进中小企业及风险投资是促进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金融生态;政府干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一、引言    金融风险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界与金融实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地区间经济与金融状况存在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地区金融风险的新范式,即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金融生态系统指

2、的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主体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三方,如会计及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2005)。在我国,由于自然禀赋和文化、历史的差别,地区间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和金融的干预。    二、政府干预的经济学解释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

3、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标志,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学术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预言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因此,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简单来讲,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源于“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能实现效率问题,而不能实现公平问题;二是市场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的需要;三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通常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

4、干预有直接的途径和间接的途径。直接的途径有:将“私人部门”国有化,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制定实施特殊方案,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如居民住房);收购“私人部门”提供的物品,以特定的方式转让给社会公众等;间接的途径有:采取特殊的税收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财政补贴,为“私人部门”提供动力等。    三、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活动出现的主要问题    政府(政治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推动、控制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两股强大力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调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正是金融生态所体现的内涵。从金融这个角度来考察,地方政

5、府对当地金融活动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金融活动、实施公共政策和行使行政手段影响甚至控制地方金融活动。但是,由于存在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策偏颇等因素,政府干预有时会“失灵”。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部门表现出严重的风险,包括违纪、腐败、大量不良资产累积、银行资本金严重缺失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表明,在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

6、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在国内统一的经济体中,上述问题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有关数据显示,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相差10倍以上。这深刻地说明,不良资产等金融风险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即出现政府干预失灵。  目前,对地方政府晋升考核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指标,通过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的逐步改革,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一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考

7、虑,把追逐金融资源的占有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其首选的政策取向。但是,如果相关措施实施不当,就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民间和外国资本,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二是干预银行系统信贷活动,地方政府的投资要求,通过挤压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当地银行系统的隐形风险。  研究表明,地方投资过热,最终会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极大冲击,并且蕴藏巨大金融风险。据统计,2005年,西部某市学校、医院、公路等政府部门欠银行贷款12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数的10%,目前超过20%逾期不能收回,其中公路等部分行业不

8、良贷款率累计超过35%。从银行发放学校、医院、公路、城建等政府机构有关贷款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贷款发放“暗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金融生态视觉的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研究摘要:因形成地区金融风险差异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金融活动干预不当。地方政府是金融生态的主体,是推动地方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金融活动进行有效干预,并正确引导,促进中小企业及风险投资是促进地区金融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金融生态;政府干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一、引言    金融风险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界与金融实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地区间经济与金融状况存在的巨大差异,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地区金融风险的新范式,即金融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金融生态系统指

2、的是: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金融主体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以及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三方,如会计及律师事务所、监管机构。金融生态环境指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2005)。在我国,由于自然禀赋和文化、历史的差别,地区间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和金融的干预。    二、政府干预的经济学解释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

3、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经济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得以建立的重要标志,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学术渊源是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义、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预言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的学说。因此,凯恩斯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简单来讲,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源于“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能实现效率问题,而不能实现公平问题;二是市场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的需要;三是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的负外部性问题。通常认为,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

4、干预有直接的途径和间接的途径。直接的途径有:将“私人部门”国有化,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制定实施特殊方案,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如居民住房);收购“私人部门”提供的物品,以特定的方式转让给社会公众等;间接的途径有:采取特殊的税收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行财政补贴,为“私人部门”提供动力等。    三、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活动出现的主要问题    政府(政治组织)与市场(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的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推动、控制和影响社会发展的两股强大力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政府调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正是金融生态所体现的内涵。从金融这个角度来考察,地方政

5、府对当地金融活动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金融活动、实施公共政策和行使行政手段影响甚至控制地方金融活动。但是,由于存在信息失真,决策失误,政策偏颇等因素,政府干预有时会“失灵”。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部门表现出严重的风险,包括违纪、腐败、大量不良资产累积、银行资本金严重缺失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2002年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表明,在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

6、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在国内统一的经济体中,上述问题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征。有关数据显示,如果按照信贷资产质量来衡量,最差地区和最好地区的不良资产率相差10倍以上。这深刻地说明,不良资产等金融风险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不当,即出现政府干预失灵。  目前,对地方政府晋升考核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增长指标,通过财政包干制、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的逐步改革,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一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考

7、虑,把追逐金融资源的占有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其首选的政策取向。但是,如果相关措施实施不当,就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和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民间和外国资本,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二是干预银行系统信贷活动,地方政府的投资要求,通过挤压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当地银行系统的隐形风险。  研究表明,地方投资过热,最终会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极大冲击,并且蕴藏巨大金融风险。据统计,2005年,西部某市学校、医院、公路等政府部门欠银行贷款12亿元,占当地金融机构贷款总数的10%,目前超过20%逾期不能收回,其中公路等部分行业不

8、良贷款率累计超过35%。从银行发放学校、医院、公路、城建等政府机构有关贷款的实际运行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贷款发放“暗干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