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甘南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上报甘南州╲〞十五╲〞期间贫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南州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上报《甘南州“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和目前贫困人口分布及生活现状调研报告》的报告省扶贫办:为了做好“十一五”期间我州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省扶贫办工作要求,我州对“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变化情况和目前贫困人口分布及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十五”期间贫困人口变化的情况1、贫困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2000年,我州夏河、合作、临潭、卓尼、舟曲5个县市列为新世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迭部县被省上确定为比照重点县对待的县,碌曲、玛曲2县共有11个乡列为重点乡,全州共有99个乡列为重点乡,524个村列为重点村,
2、确定了全州共有绝对贫困人口17.64万人,低收入人口27万人,共计44.64万人列为扶持对象,农牧村贫困面占当年农牧民总人口的83.86%.“十五”期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扶贫资金,经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05年底,全州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44.64万人下降为23.58万人,期中:绝对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7.64万人下降为11.81万人,低收入人口由2000年的27万人下降为11.77万人,贫困面由2000年的83.86%下降为42.07%,下降了41.79个百分点.分县情况为:临潭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2.59万人下降为7.47万人;舟
3、曲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34万人下降为5.4万人;卓尼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83万人下降为3.6万人;夏河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5.08万人下降为2.61万人;合作市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83万人下降为0.9万人;迭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47万人下降为1.43万人;碌曲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59万人下降为1.16万人;玛曲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91万人下降为1.01万人。2005年我州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新增返贫人口有12.3万人,通过整村推进,劳务输转和产业化扶贫等措施的实施,2006年12.31万返贫困人口有1.
4、443万人解决了温饱,其中:临潭县0.32万人;舟曲县0.56万人;卓尼县0.12万人;夏河县0.0714万人;合作市0.135万人;迭部县0.0966万人;碌曲县0.01万人;玛曲县0.13万人。根据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我州农牧村贫困人口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同时由于我州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结构单一,基础条件薄弱,农牧民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刚刚脱贫的人口一遇灾年又重新返贫。所以贫困人口解决温饱不稳定,具有反复特征。2、减贫进度的变化情况“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和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甘南的扶贫开发工作以“三个代
5、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种养业为重点,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对象,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根本,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农牧户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坚持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和旅游扶贫,动员和组织全社会以对口帮扶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了全州农牧业和农牧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州农牧村基本条件得到新的改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例如我州玛曲县通过积极落实各项支牧惠牧政策,使广大牧民切实得到了实惠。2000年牧民人均纯收入2355元,20
6、05年增加到2670元,五年净增315元,年均增长2.5%。同时贫困人口也以年均1760人的速度下降,五年来,共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8800人。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州仍有11.81万贫困人口和11.77万低收入人口以及12.31万返贫人口仍处在贫困线以下。基本解决温饱标准低,返贫率高,巩固扶贫成果难度大。造成脱贫和返贫率高的原因:一是受自然条件制约,灾害频繁,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因灾返贫占返贫人口的70-80%;二是农牧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基本没有社会保障机制,小病不医成大病,因病返贫人口占返贫人口的10-15%;三是由于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
7、高,贫困户婚丧嫁娶,子女上学,房屋修缮,家庭人口增加也成为返贫的原因;四是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贫困户临时性收入受气候和市场的制约,收入减少,返入贫困;五是贫困户负债问题突出,也是致贫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十五”期间,卓尼县每年减少的绝对贫困人口在5000-7000人,减少的低收入人口在5000人左右。但自2003年以来到2005年,每年都有地震、暴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因此,致使因灾返贫人口逐年增多,给该县今后扶贫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到2006年底,该县有历年返贫人口3.6万人,占全县总贫困人口的53%。该县藏巴哇乡2004年共有返贫
8、人口2796人,但是由于其地理条件等原因,2005和2006年连续两年都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仅2005年5月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