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

ID:944833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_第1页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_第2页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_第3页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_第4页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法在医学检验中的效果对比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直接发光是最简单的化学发光反应,有两个关键步骤组成:即激发和辐射。如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被C物质的分子吸收并跃迁至激发态C*,处于激发的C*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辐射。这里C*是发光体,此过程中由于C直接参与反应,故称直接化学发光。间接发光又称能量转移化学发光,它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C*(能量给予体);当C*分解时释放出能量转移给F(能量接受体),使F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

2、F*;最后,当F*跃迁回基态时,产生发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中核心探测器件为光电倍增管(PMT),由单光子检测并传输至放大器,并加高压电流放大,放大器将模拟电流转化为数字电流,数字电流将发光信号由R232数据线传输给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在生物世界里说到发光,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如一些生活在深海里的鱼类,光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夜晚常在近海作业的渔民甚至是长住海边的人经常能看到海面上有光带,这是一些藻类发出的,当它们受到惊扰时或者是在大量繁殖时,似乎海洋都开始燃烧了起来。晚上在海滩上戏耍的孩子们能从海滩上找到沙蚕,这也是一

3、种能发光的动物,除此之外,能发光的还有水母呀、珊瑚呀、某些贝类和蠕虫呀等,这些都是生物发光。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于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发光免疫分析的40例检测者,年龄分布为25~55岁。调查的40例患者均为发光免疫检测,全身均无系统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史。现将40例检测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人数20人,男9人、女11人,对照组人数20人,男13人、女7人。分组完全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来进行分组,不考虑年龄、性别及疾病。显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纳入和评价标准:纳入标准:年龄在25~55岁的发光免疫检测者;没有免疫缺陷等疾病、智力正

4、常、自然状况一切正常;排除标准:存在感觉功能缺陷;先天性的疾病;高血压等。  3.方法: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对照组采用生物发光法进行检测,即常规的生化检测。两组的用药方法用量相同,均对照组:生物发光法;实验组:化学发光法,根据就检测者检测出抗原抗体的速度进行评价。  4.效果评价标准:观察检测抗原抗体的数量和灵敏度作为评估标准。  5.统计学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成组设计的t检验用于组间比较,当P<0.05时,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的麻醉效

5、果统计情况见表1。【表1】    表中的数据显示P值小于0.05,表示调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表明化学发光法检测抗原抗体的速度快于生物发光法。  讨论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快速、线性范围宽、容易实行自动化等优点,因此它很适合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室的使用。国外近年来在发光分析的仪器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及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发展较快,我国这几年也在研制发光分析的仪器和试剂,但还没有应用到医学险验中,我们相信,随着仪器和试剂的不断完善,发光分析法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生物发光法是提取生物的荧光物质对抗原抗体进行标记的一种技术,对于取材的要求远远高于化学发光法,但对

6、辐射相对少很多。化学发光法取材相对容易,但是实验仪器照价较高,而且辐射相对较大,但是操作方法简单,检测速度快,效率相对较高。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实验监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化学发光法的监测灵敏度要高于生物发光法。化学发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得出结果相对较快,所以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较为广泛,而生物发光检测法由于取材困难,但由于其辐射小,对人体健康影响小,有些人还会选择生物发光法。  参考文献    [1]顾俊旭,和骁,贾玫.化学发光法监测梅毒抗体在血清学中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3):1650-1651.  [2]范婷婷,张婷,欧

7、阳立杰,等.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313-1315.  [3]石华,董涛,段志豪,等.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8):1133-1134.  [4]陈颖,邹秉杰,朱术会,等.利用ATP扩增反应与生物发光法结合检测微量微生物[J].微生物学报,2009,49(6):826-8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