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

ID:9447596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_第1页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_第2页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_第3页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_第4页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融核算:越来越谨慎明年2月中旬,财政部将正式发布新的会计准则,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建立之后,对企业界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在财政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与商业银行业务密切相关的有4项,包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这几项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差无几。但是,目前在中国银行业存在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并行着三种核算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版)》和国际会计准则。针对这种特殊现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马永义强调,在制度不断改革

2、的过程中,金融行业的会计核算对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尺度已经在不断地拓宽。1993年版重在记录和报告1993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在“两则”、“两制”出台的大背景下发布的,此制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会计谨慎性原则。该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提贷款呆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坏账准备,允许金融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会计核算方法。然而,其与该年度出台的其它行业会计制度一样,主要侧重于会计记录(体现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及使用说明)和报告(体现在会计报表的格式及编制说明)。对于会计确认与计量则集中体现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

3、之中。因此,1993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制度。2001年版制度更加的谨慎2001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是以《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具体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按照会计要素的科学定义,借鉴国际金融会计的最新惯例,在分析总结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制定的。它是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从总体上而言,2001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比1993年版

4、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更加充分、彻底。一是更加注重资产质量。为了将虚拟资产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可靠,2001年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待摊费用、开办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的摊销的会计处理规定与以往相比明显地体现出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该制度借鉴了第36号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对可能发生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要求金融企业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

5、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二是收入的确认更加稳健。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贷款的核算区分为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其第八十五条规定“发放贷款到期(含展期,下同)90天及以上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其第十三条规定“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冲减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

6、”。从这一历史性回顾中不难看出,我国金融行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伴随我国会计改革的大环境,在1993年进行了模式转换的基础上,曾经历了试图实行行业内高度统一,随后又根据整个金融行业内部的实际差别状况,在2001年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统驭下,以核算办法、具体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银行的特殊业务加以具体规范。在这些改革的尝试过程中,从总体上而言,金融行业的会计核算对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尺度在不断拓宽。总之,为了不断地促进我国的金融行业尽早与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我国在金融行业的会计

7、核算制度改革方面不断进行着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我国目前逐步走出分行业制定会计制度的模式误区的新形势下,尽管目前金融行业所适用的会计制度尚有几个版本并存,但作为具体的金融企业而言,要从战略高度紧跟我国金融行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尽早练就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必需的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