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

ID:9439573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_第1页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_第2页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_第3页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_第4页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摘要】从本质上理解,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的产生机制为集中决策机制。由于政府集中决策机制存在决策参考的信息不完备、评价政策效益的机制不完善两方面的缺陷,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可能演变成规范意义上的不恰当行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监督主体地位两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国家审计可以成为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决策的信息提供者和政策效益的监督者。国家审计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路径则也集中在这两方面。  【关键词】国家审计宏观调控集中决策优化路径  审计学术界关注国家审计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作用问题由来已久。讨论却始终围绕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的框架,而忽视了国家审计

2、在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中发挥作用的基础。笔者认为,在行政模式的国家审计制度下,国家审计强调为政府服务,而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机制的缺陷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完善政府决策机制、优化政府调控行为中应发挥的作用和行为路径。  一、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产生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市场缺陷提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基础。但就现实的政府制度而言,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却可能是规范意义上的不恰当行为。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行为必须从其产生机制入手,而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机制属于公共选择的范畴。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是带有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又抱有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个人进行经济活动的

3、舞台。在政府机制的框架下,同市场机制一样,人们在彼此的经济交往中,既有矛盾又有合作,机制运行的动力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个人逐利行为。如果机制的架构适宜,那么通过这一机制架构会有助于将分散的个人逐利行为导向全民利益的最大化。研究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产生机制,就是要说明政府决策的机理及其改进的方向,提出一个最优化的政府机制模型。根据决策机制所遵循的原则,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产生机制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一致同意原则下的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多数票决定原则下的直接民主机制或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以及集中决策机制等。从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产生过程来看,虽然由全体民众选举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宏观调控政策的产生

4、和执行起到了决定和监督作用,是一种表象上的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但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产生机制实质上区别于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一种规范意义上的集中决策机制,即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集体独立宏观调控的行为和手段。在这种机制下,决策者可以参考他人意见,倾听民众呼声,并将这些意见和呼声反映在决策上;但另一方面,决策者或宏观调控行为制定者又是独立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决策权不受他人影响和约束,更多的按照自身的标准评价政策的效益,并且决策效益的高低对下一次决策影响较小。  二、政府集中决策机制的缺陷  与一致性原则或多数票原则决定的民主决策机制相比,集中决策机制由

5、于参与决策的人数少,一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做出决定。具体到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有利于政府及时应对宏观经济与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可以有效解决民主决策机制下的决策困境和缓解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中的“时滞效应”。同时,在集中决策机制中,并不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者可以无限制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甚至完全追求自身利益或成为某些利益相关集团的代言人。决策者必须考虑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限度,而很多政策执行又依赖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的形势。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集中决策机制下产生的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由于集中决策机制的缺陷,正面临诸如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不到位、连续性较差等越来

6、越多的挑战。笔者认为,集中决策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事前:用于决策参考的信息不完备。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关乎民众利益的社会生产生活等客观情况以及民众在认知、情感和意志基础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行为的态度,少数人的决策必须依据充分的信息掌握。我国虽然通过各级信息反馈、信访等渠道使决策者有机会了解相关的信息,但由于信息的提供者多数为当事人或利益相关主体,他们提供的信息往往缺乏独立性、充分性和系统性。例如,中央财政决定各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的决策,依据于地方财政对自身财力和支出情况的分析。而地方政府为更多地获得中央转移支付或补助资金,在向中央财政反

7、馈的信息的中便会不同程度的融入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影响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决策。因此,解决用于决策参考信息提供者的独立性以及信息的真实完备性问题是集中决策机制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优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基础。  (二)事后:评价政策效益的机制不完善。在集中决策机制下,一旦决策者面临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制衡关系时,经常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判断做出决策。当决策内容与决策者利益相关时,决策者对决策结果效益的评价会高于一般公众的评价。在集中决策机制下,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决策者就是决策的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