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

ID:9438691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_第1页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_第2页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_第3页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伦理的表现与当代价值  一、儒家责任伦理的立论依据  责任,就其字面来看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应尽的义务和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应承担的过失。它是社会成员以至人类群体之间关系形态生成与维系的重要前提。责任伦理的概念是韦伯在《作为职业的政治》中首次提出的,其从伦理学视角出发对社会权力(权益)和责任(义务)进行分析与建构。梁漱溟先生在《人心与人生》的自序中说道: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其基础;或说他的伦理学,都是从他对于人类心理的一种看法而建立起来。因此,作为一种具体社会形态

2、下的伦理与价值实践集中表达出来的责任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该地域独特的文化烙印,并展现出典型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也不例外,儒家责任伦理要求人们在担任社会角色时应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诚然,经过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受到了猛烈的抨击,但中国社会依然十分强调各种伦理关系的和谐。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为本位,以天人合契思想为主旨,以孝悌思想为核心的责任伦理观念。责任观念已在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生根发芽,成为规范人们各种道德行为和处理各种伦理的主要标尺。儒家十分重视孝悌伦理,把孝悌

3、之道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基石。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孝悌思想的圣人。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指出: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曾子子思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起点,悌是继孝之后的道德修养次序。  孝悌不仅是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一种体现,其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敦睦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确保每个单元或者细胞健康运转呢?这就要从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儒家孝悌思想入手。换句话说,要保证家庭的和睦稳定、健康发展,恪守孝道就是关键所在。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重

4、要角色,这一要求推及到社会中就会涉及到朋友关系和邻里关系。一个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那他的朋友关系和邻里关系也一定十分和谐。正如《论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篇》孝是做人的根本,它不仅规范子女要对父母长辈尊敬,而且还要求人们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仗义,与人为善。孝既源自于人们的道德情感,又贯穿于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所以提倡和发扬孝道,不仅有利于强化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同时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儒家孝悌思想中责任

5、伦理的主要体现  儒家历来都强调责任,儒家的孝悌思想更是以责任伦理作为其出发点,或者说儒家孝悌思想本来就是和责任伦理融合而生的。探究我国儒家责任伦理的理论渊源,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儒家孝悌思想。如陈景新在对明万历年间的状元卷《问政之心与帝王之心》做批注时指出:孙中山先生的三步走建国方略中的训政就是'实心',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实心的根本是孝悌,即社会责任。再以这样的孝悌为基础,扩展出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对国家与民族的社会责任,对朋友、亲戚、老师、学生的道义---对朋友、亲戚、老师、学生的社会

6、责任。具体而言,儒家孝悌思想中的责任伦理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谨身节用的行为责任  《孝经》在其第二至第六章中根据行孝主体身份的不同而提出了5种不同的行孝要求,即五孝.这也就是把其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分为5部分,其中的第六章讲的就是庶人之孝,指出庶人之孝就是普通老百姓通过努力生产,谨身节用来供养父母。中国古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皆把赡养父母、对父母尽孝作为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大多数家庭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男丁则是家中的顶梁柱,身体的好坏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存亡安危,所以他们必须谨慎地保养好自己

7、的身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凭借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就业机会劳动挣钱,靠着节约开支来养活父母,这就是对普通老百姓孝子的评价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国家的养老制度不断的在完善,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种养老观念还没有变,谨身节用已经成为深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妻和睦的家庭责任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父母、长辈尽孝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真实情感。除此之外,父母在年轻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8、,又在抚育子女时付出了许多心血,所以在他们年老时,理应得到社会、子女的尊重和爱护。中国古人认为孝悌是个人成长成才最主要的品德要求,孔子曾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1睦、门风淳朴,还必须处理好三重关系,即父(母)子(女)间、夫妇间、长幼间的关系。传统的儒家伦理不仅要求子孝,也强调父慈.就是说,在一个家庭中,子女孝敬父母之外,父母辈也应该关爱儿女们的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