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

ID:943582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30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_第1页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_第2页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_第3页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融工具会计中的公允价值计量一、资产减计及由公允价值计量引发的争论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界和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又一次凸显出来。金融界人士认为在市场向下的情况下,按公允价值计量证券类资产,迫使金融机构计提巨额的资产减值,巨大的账面损失强烈冲击市场信心,使投资者陷入恐慌性抛售狂潮,起到金融泡沫发生器的作用,如果停止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就会减弱甚至消退。会计界人士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起因是银行过度放贷给那些不具有偿贷能力的购房者,背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以雷曼为代表的不顾风险追求高额利润的华尔街投行对次贷债券的金融创新,更是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最终酿成金融危机。会计准则只是跟

2、随市场,并非领导市场,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只是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了真实情况,停止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只会进一步削弱投资者的信心,而且金融危机并不会因为取消公允价值会计而自动消失。二、反思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相比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及时反映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少金融不稳定性事件发生及其严重性。但公允价值计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两方面。(一)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性法国银行联合会(TheFrenchBankingFedera

3、tion)曾警告说,公允价值会计在泡沫时期可以增强幸福感,在危机时期会使恐慌情绪不断升级,具有顺周期性特征。在经济繁荣、资金流动性较强的环境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容易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金融机构损益表上体现出大量利润,易使管理层和交易人员滋生盲目乐观情绪,促使信用的过度扩张和财务杠杆的过度使用,伴随着金融机构巨大的收益,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影响金融机构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一旦经济不景气,市场看空,公允价值计量使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金融机构就要按不同的资产属性计提准备或减少所有者权益,这将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和

4、资本充足率水平,为规避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金融机构势必又会加大对有关资产的抛售力度。同时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引起恐慌性抛售,造成其价格的新一轮下跌。(二)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估值风险当金融工具缺乏活跃交易市场时,由于流动性极低,不存在市场交易价格和类似市场价格,需要借助各种估值模型来估计其公允价值,而不同模型及所设置变量(利率、波动性、相关性、信用基差等)的差异,使估值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产生模型风险。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发展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一)必须坚持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金融危机的产生和消失并不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左右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废止可能会美化

5、金融机构短期内的财务报告,但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企业财产和损益将严重背离其真实价值,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回归到成本计价的方式,无异于历史的倒退和掩盖事实,所以必须坚持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二)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是关键对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及估值模型,其难点在于需要利用大量的估计和判断,应该针对不同的金融产品完善其估值技术,谨慎使用相关假设、估计、基础及参考数据,充分考虑不活跃市场中可观测数据与不可观测数据对公允价值确认相关性的影响。(三)加强政府对金融创新及资本市场的监管(四)完善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