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

ID:9430740

大小:63.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30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_第1页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_第2页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塞罕坝精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壮丽诗篇蔡征超郑林昌付加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消亡、楼兰古城的衰败、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下丝绸之路的衰落,一次次血淋淋的现实向世人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向全党全国提出丫建设美丽屮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等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理念,提出的“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

2、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塞罕坝绿色奇迹的取得是当前生态文明理念的集中体现塞罕坝林场三代人肩负使命植树造林的动人事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有“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的集中体现。塞罕坝人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塞罕坝林场设立之初,国家给予的“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历史使命,没有放弃,没有动摇,历时50多年在140万亩的总经营而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塞罕坝林场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承担了阻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

3、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2007年屮国林科院评估)。寒罕坝由以前的荒芜人烟到现在的“美丽高岭”,是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诠释。建场之初,林场没有粮食,缺少房屋,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现在,来到塞罕坝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已经成了林场年轻人的“传统”,来塞罕坝林场避暑纳凉、观光旅游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向往。塞罕坝林场生态逑设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很明显,据测算,林

4、场逑立以来国家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累计约10.2亿元,目前林场仅林木价值就有40多亿元,塞罕坝资源总价值高达202亿元,投入与产山比为1比19.8。此外,塞罕坝林场18.3万吨造林碳汇己经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如果全部碳汇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实现上亿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塞罕坝林场周边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回答习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同体理念的最好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山水林㈩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强调“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

5、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距首都北京384公里,是首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但清朝晚期,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口”的荒凉景象。失去生态屏障的北京,此后经常出现沙尘天气,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塞罕坝林场人坚守植树造林55年,给高原荒坡披上了绿装,绿装留住了水、保护了田,周边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近10年,塞罕坝与建场之初的10年相比,年均无霜期增加14.6天,年均降水量增加66.3毫米,年大风天数平均减少30天。同时,也给首都北京在北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

6、。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荒原为林海,沙漠成绿洲”奇迹的实现,依靠的是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祌,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再一次诠释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范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处于工业化屮后期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建设等尚未完成,物质生产、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在短期内仍不能发生根本性改变。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更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责任和任务会越来越重。作为生命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经验值得深入学需

7、要将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中。第一,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认识。塞罕坝生态建设的成功再一次向世人揭示了“绿水青山其实就是金山银山”道理。但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群体、企业和个人置“绿水青山”于不顾,仍抱着“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放,不能对未来我国发展走向和消费需求做出科学判断,其至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偏见和短视。不可否认,从短期来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过程可能会触及到某些人的利益,尤其近期我国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力度,可能会出现部分企业关停整顿、部分人员再就业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这些活动既有利于企业健康

8、成长和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