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当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一、推进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我国为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消耗的增幅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消耗弹性系数(原材料增速与GDP增速之比)正呈扩大之势;从资
2、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资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资源回收率比较低;从环境污染程度来看,我国废弃物排放量也很大。 由于资源短缺和局部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备条件。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摒弃传统的资源高度依赖型发展模式,采取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
3、步和环境保护的三赢。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国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已经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循环经济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形成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的封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有其独特的原则,目前学术界将其归结为3R原则。一是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 此外,
4、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二是再使用(Reuse)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材料能够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后继续使用,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从而节约生产这些产品及其包装材料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三是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产品在达到其使用寿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显然,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可以强化减量化原则的实施。循环经济的3R原则可以保证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小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从而实
5、现人类活动生态化转向和经济规模效益递增。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遵循的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性过程,其结果是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而污染却日益加剧。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强度、环境负荷强度在速率上成正比,形成典型的三高一低模式,即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而循环经济按照3R原则,形成典型的三低一高模式,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循环经济体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它确立了新型的资源观和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
6、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要求全社会增强珍惜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保护环境的意识,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它要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城市建设等重大决策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节约资源,减少资源与环境的损耗,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它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方针和从事经济活动时,兼顾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逐步实现低排放或零排放,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趋势。 三、当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 目前,我国
7、的循环经济实践尚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文明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观念、法制、体制、技术、管理等层面上进行创新,寻求突破。 (一)观念创新 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国情教育,使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等国情深入人心,防止和纠正那种在地大物博、总量增长表象下忘乎所以的心态和行为。同时要加强对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居安思危,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全局观念,引导适度消
8、费,提倡绿色消费,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合理的物质消费,又要满足人们的教育文化等精神需求,还要改善自然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绿色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