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

ID:9418173

大小:79.2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30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_第1页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_第2页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_第3页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_第4页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现阶段,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层级,除台湾、香港、澳门、海南和直辖市外,基本上是省(区)一市一县(市、区)一乡(镇)四级。“市管县”体制已成为全国各省(区)最基本的行政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历史适应性变成了经济发展的束缚。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推动“市管县”体制改革的新动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一、“市管县”体制形成的一个历史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保证城市蔬菜等副食品的供应,天津、无锡、常州、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自发地领导起周围的县。1950年10月,旅大行署

2、改为旅大市,为东北行政区直辖市,下辖旅顺市和金县、长山县,正式开创全国“市管县”的先河。1959年9月,为了密切城市和农村的联系,促进工农业的相互支持,便于劳动力调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市管县”得以迅速推广。1982年,为了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中央决定推行市领导县体制,发出《关于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管县的通知》,“市管县”被推向新的高潮。到XX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市管县”体制下的地级市所领导的县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二

3、、“市管县”体制之所以形成的历史适应性分析“市管县”体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适应性。第一,“市管县”体制增加了政治领导的组织力。在我们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由于物质条件和自治能力的限制,管理幅度狭窄,在省与县之间,增加管理层次,达到了增加管理力度的作用。第二,“市管县”体制“实化”了省与县之间的“地区层次”,解决了“地区层次”缺乏法律主体地位的尴尬局面使之变为“一级政府”。长期以来,地区行署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一级政府的工作任务,

4、但其不具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地区”没有地方权力机关,地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以及行署官员的任免得不到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的批准,政府工作也缺乏必要的监督。实行其税收、财政也在一定的制度规定下实现了与省、中央的合理分割,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财政。“市管县”体制后,之间的“地区层次”由虚变实,第三,“市管县”体制使中心城市有了较大的发展腹地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区域经济协作发展,为中心城市保障了当时的“菜篮子”、“米袋子”,提供了工业原材料,推动了工业化发展,集中力量推动城镇化。同时中心城市发挥经济的辐射带

5、动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的发三、“市管县”体制的副效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盍明显地显示出来。第一,“市管县”体制缺少法律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层次为“三级”,即“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在省与县之间没有“中间层次”。实行地级市管县体制的法律依据大都来源于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的“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市”。但究竟什么是“较大的市”?国务院曾经批准青岛、徐州、唐山、齐齐哈尔、淄博等18个市为“较大的市”,如果加上自然成为“较大的市”的28个省会城

6、市,“较大的市”共计46个。因此,只有46较大的市”和4个直辖市依据宪法可以实行“市管四五个县,也不属“较大的市”。由于混淆了“地级市”与“较大的市”的概念,实行“市管县”的地级市竟多达269个(XX年),结果“市管县”名义上由市受省委托进行代管,但事实上省不再过问,而由市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也就是说市的权力在不断扩张,从而成为实际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可见,“市管县”有悖宪法,缺乏法律依据。第二,“市管县”体制增加了层次,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市管县之前,我国的行政层级由中央一省一县(市)一乡(镇)四级组成,虽然省

7、县之间有一个地区行署,但毕竟是一个虚制层级。市管县后,省之间的层次由虚变实,行政层次变由中央一省一市一(市)一乡(镇)五级组成,这在秦汉以来是不多见的,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证实,行政组织每多出一个层次/匕、信息的失真率就会成倍增加。从科学管理角度而言,信I传递的中间环节要尽可能减少,以缩短决策层和实施层的行政距离,便于上下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市管县”体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中间层级,凡是县与省之间需要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的问题,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业务性的,本来可以直接沟通,但现在却不得不经由市一级中间层次,与地管

8、县时相比,信息传递增加了一套程序,影响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行政效率。第三,“市管县”体制下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市管县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的经济发展,但是,并非所有的市都能起到这一作用。事实上,除传统的省会城市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