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

ID:9402838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_第1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_第2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_第3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_第4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常山情结毕建国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直至秦桧病逝后方入仕途。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临终前留绝笔《示儿》。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今存9300多首,多为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之诗。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2、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陆游一生虽然走进常山的次数不多,但与常山却有着浓浓的情结。一、初识常山:俱因师长伟人。陆游最初知晓常山,主要是因为受到当时两位重要前辈的影响。一是伟人赵鼎。-8-赵鼎何许人也?就是那位追随宋高宗南渡,举家迁居常山,死后归葬常山的南宋中兴贤相。据史料记载,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靖康之乱后,拒绝与张邦昌政权合作,南下追随宋高宗,举家迁居常山。曾因得罪权贵一度离职,到常山隐居。赵鼎是主战派,十分

3、推崇力主抗金的将领张浚、岳飞等,曾推举岳飞收复襄阳。二度拜相近四年,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后因受到秦桧一伙主降派诬陷和排斥,于绍兴八年(1138)十月被罢相。几被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岛崖县)。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忧愤绝食而卒,次年敕葬常山县石门山。孝宗即位后,恢复其名誉,赠太傅,追封丰国公,谥忠简。-8-陆游还在襁褓中即随父母开始逃难,一生最初的记忆是艰苦危险的离乱生活,因此他对逃难日子刻骨铭心。伴随着逃难和担惊受怕,他很小就喜欢听爱国故事,经常听到长辈说起赵鼎的英勇事迹。他的父亲陆宰(1088-1148),也是主战派,通诗文、有节操,北

4、宋末年任吏部尚书、淮南计度转运副使等职。一次,他听父亲说:建炎年间(1127-1130),宋高宗被金兵追得逃到海上,拥戴宋高宗的各路将领各怀异心,朝廷无力控制局面;时任端明殿学士、佥枢密院事的赵鼎,以其卓越的才能,协调将领之间矛盾,很快使局面改观,树立了朝廷的权威;被宋高宗比为助唐肃宗中兴的名臣李勉,得到破格提拔,从右司谏升为殿中侍御史,继而升为御史中丞。在倾听过程中,陆游先是“仰首伸眉”,随即“肃然起敬”。二十岁那年的一天,听李光(南宋名臣,越州上虞人)对他的父亲说:“闻赵相过岭(岭南),悲忧出涕。”(详见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心情非常沉重。二十三岁

5、那年,听说赵鼎临终前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壮山河壮本朝”、并遗嘱奏请死后归葬常山时,涕流满面,大发感慨道:“呜呼!不可谓伟人乎?”就在这时他了解到浙西衢州有个常山县,并在日后将此载入自己的《老学庵笔记》之中。二是师长曾几。曾几何许人也?就是那位途经常山写下名诗佳作《三衢道中》的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诗人。据史料记载,曾几(1085-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后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宋徽宗朝,初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南宋建炎三年(1129)之后,历提举湖北茶盐、广西运判、江西、浙西提刑。绍兴

6、八年(1138),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免。此后,曾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绍兴二十五年(1155)桧卒,起为浙东提刑。后授秘书少监、擢礼部侍郎,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1166)卒,谥文清。曾几之所以闻名当时,主要是因为他在当时已成为所剩无几的江西诗派的大老,其经学、诗文、人品亦足有堪称一时者。-8-陆游从小读诗,涉猎多家诗集,很早就景慕曾几,绍兴十二年(1142),他十八岁时开始研读曾几诗文,绍兴二十一年(1151),他二十七岁于越州正式师从曾几学诗。他在《别曾学士》诗中说:“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稍后诵公文,杂之韩杜编。夜辄梦见公,皎

7、若月在天,起坐三叹息,欲见无由缘。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之后,他一直十分尊重曾几老师,为作《曾文清公墓志铭》,称曾几“道学既为儒者宗,而诗益高,遂擅天下。”又在《追怀曾文清公呈赵教授近尝示诗》中,称曾几“律令合时方帖妥,工夫深处却平夷。”八十二岁作《跋曾文清公奏议稿》时,署款还用“门生”字样,毫不含糊。陆游正式师从曾几之后,曾多次听老师提起《三衢道中》以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途径常山的具体情景(学者认为《三衢道中》为曾几在任浙西提刑期间途径常山所作),陆游因此逐步加深了对浙西常山的印象。二、再识常山:是因好友苏玭。苏玭(约11

8、28-1192),字训直,泉州同安(今福建同安)人。宋室南渡后,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