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ID:9386080

大小:3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9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_第1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_第2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_第3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_第4页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历代地方行政建制(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它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初具规模。但它的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但商王对联盟方国的控制力有限。周朝实行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先代贵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并承认周王的权威以及承担各种义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分封制被打乱,周王室逐渐失

2、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尊王”成为争霸战争的借口,兼并称霸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先后有齐恒公始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称霸。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随着大国的激烈竞争,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初试端倪,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应该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秦朝创立、汉朝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与发展、明清

3、极端强化,走向反面。秦朝创立: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创皇帝制,行政、人事、军事、经济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建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在地方废分封,置郡县,郡县两级是秦朝的地方官僚机构。大小官员由皇帝任免。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②.西汉巩固:汉承秦制。为解决封国和同姓王拥兵自重的负面影响,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4、的刺史制度、分割王国土地的“推恩令”、限制藩王权力与活动的“附益之法”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后期政权长期动荡。③.隋唐完善:中央设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立掌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同时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④.宋元加强、发展:北宋为削弱的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解除禁军主要将领兵权,将禁军统

5、领部门一分为三;另设枢密院掌调兵之权。元朝建立后,中书省代替三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兼管大都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中书省的长官是元朝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另设枢密院(军事机关)和御使台(监察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地方设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元朝的疆域,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的基础。⑤.明清极端强化: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为强化皇权,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为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皇帝直接控制锦

6、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组织,监察百官,镇压人民。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掌全国军队,互相制约。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后者掌握实权,皇权受到限制。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存在两类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与地方行政机

7、构,强化皇权与中央集权;二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如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与封建自然经济相适应,政治上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结束和防止分裂,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修建大型工程;有利于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外来侵略,维护社会安定、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积极影响。对于这一点,要充分肯定,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也有负面影响,导致腐败,导致暴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及历代地方行政建制(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周时期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它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国家机构初具规模。但它的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但商王对联盟方国的控制力有限。周朝实行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先代贵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并承认周王的权威以及承担各种义务。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西周灭亡。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分封制被打乱,周王室逐渐失

2、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尊王”成为争霸战争的借口,兼并称霸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先后有齐恒公始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春秋后期,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称霸。公元前475年,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随着大国的激烈竞争,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初试端倪,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完全意义上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应该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秦朝创立、汉朝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加强与发展、明清

3、极端强化,走向反面。秦朝创立: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创皇帝制,行政、人事、军事、经济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建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御使大夫和太尉)。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在地方废分封,置郡县,郡县两级是秦朝的地方官僚机构。大小官员由皇帝任免。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②.西汉巩固:汉承秦制。为解决封国和同姓王拥兵自重的负面影响,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4、的刺史制度、分割王国土地的“推恩令”、限制藩王权力与活动的“附益之法”等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后期政权长期动荡。③.隋唐完善:中央设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独立掌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同时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④.宋元加强、发展:北宋为削弱的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解除禁军主要将领兵权,将禁军统

5、领部门一分为三;另设枢密院掌调兵之权。元朝建立后,中书省代替三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兼管大都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中书省的长官是元朝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另设枢密院(军事机关)和御使台(监察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地方设行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元朝的疆域,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的基础。⑤.明清极端强化: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为强化皇权,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为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皇帝直接控制锦

6、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组织,监察百官,镇压人民。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掌全国军队,互相制约。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六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后者掌握实权,皇权受到限制。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央设理藩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存在两类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与地方行政机

7、构,强化皇权与中央集权;二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如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与封建自然经济相适应,政治上建立起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结束和防止分裂,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修建大型工程;有利于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外来侵略,维护社会安定、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等积极影响。对于这一点,要充分肯定,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也有负面影响,导致腐败,导致暴政。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