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

ID:9385719

大小:5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9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_第1页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_第2页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_第3页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_第4页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 -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际关系学、区域研究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使用ipe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的问题-论文关键字:经济理论问题全球化国家国际政治研究关系 4-12-19【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提供理解中国国际关系的一种新架构,认为基于“国家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法论上的“传统”国际关系观念,没有抓住中国国际关系变化的性质。人们需要考虑使用国际政治经济学批评理论的分析工具来突破国内与国际、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藩篱。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而且可以脱离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特性。【关键词】中国;国际关系;

2、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国别)研究【作者简介】熊·布思林(ShaunBreslin),政治学博士,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地区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太平洋评论》(ThePaifiRevie)两主编之一。导论回顾汗牛充栋般的西方有关研究中国的文献,它们中的多数没有强调把国内与国际、政治与经济分开的分析方法带来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仍然过分强调国家中心主义与现实主义。我们可以使用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方法来检讨这一基本失败。许多IPE与全球化研究的东西存在方法论问题。这些著述主要依据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各种理论,或

3、者它们试图发现一种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关于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或者把民族国家仍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这些情况有时同时存在)。同时,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就方法而言,对全球化与国家之间关系的IPE研究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1]与更精细化,不过,多数方法仍然未有目的地转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本文认为,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IPE要对区域(国别)研究更加敏感。要做到这点,就要有更多的区域研究,从而丰富IPE理论。这些区域研究建立在个案的特定详细知识上,有助于为真正的IPE理论发展提供比较基础。同时,靠使用

4、IPE工具来考虑全球化下的中国政治经济,也将促进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在考克斯传统(xianTraditin)的意义上,选择此种折中的混合与阶级形成的理解,特别是与佩恩和葛布有关的“新政治经济学”,[2]我们就能提供一个关于政策制定的分析架构,而且考虑到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力量以及全球因素已深入于国内政策制定中。区域研究与IPE的联姻,既促进分析架构的发展,又为未来的中国研究提供一系列的问题和假定。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本文的一个论点是,占主流地位的研究中国国际关系的方法太过于强调民族国家(中央权

5、威)以及层次分析方法,这些都是建立在国际关系的国家主义与现实主义基础上的东西。在展开本文前,想强调指出的是,我并没有做大前研一式(Kenihihaeesque)[3]的论断,即民族国家已“死亡”。是的,研究中国的国际关系时如果不承认正式的外交与政府间关系的重要性,就是毫无意义的。否认了国家是中国国际关系的重要行为体也一样是毫无意义的。不过,中国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关键动力是,中国地方性的国家行为体(地方政府)与国际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只集中在中央一级的双边关系已经忽视了决定中国国际关系的一些

6、关键因素以及外部力量在部分意义上塑造中国政治经济演化的方式。第一,主流的国际关系研究忽略了经济因素的显著作用——特别是非国家经济发挥的角色。第二,对中央一级的理解忽略了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及其政治含义的地区与部门分布的不均衡性。[4]本文的任务是考虑这些“经济”问题的政治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深入于地区与全球进程中。我考虑到国内政治、国内经济、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地区化产生了地方化和国际化的关系网络。在研究双边关系的同时,考虑这些关系网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论化当代中国的国际关系。在中国内部,作为

7、一个学科的国际关系学(IR)现已有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文献,并且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也得到发展。[5]IR在中国仍然是个相对来说很新的学科,不少中国学者对此做了很好的评估。说所有的中国IR文献知识使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论是错误的。张勇进就注意到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对英国学派作为一种方法工具的日益增长的兴趣。[6]建构主义的观念,特别是与瑞思(ThasRisse)相关的著作开始影响一些中国学者,如复旦大学的陈志敏与苏长和就在探索国际结构如何影响中国的对外政策选择。也许值得指出的是,从古典现实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

8、化并不是个漫长与艰苦的过程。[7]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也是这些考虑全球化对中国影响的学者探讨的问题。王逸舟是最早涉及这个问题的中国学者。中国学者对IPE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一些大学已经开设IPE的课程,并编辑出来一些有关的中文教材。不过,这些著作只是描述西方的方法,而非应用这些方法去分析中国政治与对外关系。如同20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中国对“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早期研究一样,上述最近的研究著作承认和考虑(西方的)方法,但并没有广泛使用它们。不过,国际关系学在中国不是一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