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ID:9368981

大小:23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4-29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十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主命题:吉安白鹭洲中学胡雪光辅命题:九江同文中学何家仁临川二中黄会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卷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填写好,用2B铅笔将准考证对应的信息点涂黑。2.答第Ⅰ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答第Ⅱ卷时,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一、(15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屏(bǐng)息挣(zhēng)脱操觚(gū)剜(wān)肉补疮B.勖(xù)勉敛裾(jū)猗(qǐ)郁无可訾(zǐ·24·)议C.剽(piāo)窃绯(fēi)闻清燉(dùn)撒(sā)手人寰C.懵(měng)懂盗跖(zhí)鞶(pí)鼓锱(zī)铢必较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福分凄婉废弛佳言懿行B.弭谤肄业描摩急不暇择C.混账唢呐蟊贼轻鸢剪掠D.糜途宸翰寒暄折冲樽俎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专家指出当今时代寻求网络隐私的刚性边界很困难,只有通过立法和制定标

3、准去解决隐私问题,才能纲举目张。B.避讳,不仅是语言艺术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问题,更是对待别人的态度问题。常言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说话时,不能口无遮拦。C.有些人遇见理论,就想要明白。如果不能完全明白,就不惜穿凿附会,因为这样似乎可通,并自觉新奇可喜。D.有些人遇到啥事儿都爱急,这在中医上被称为“心火亢盛”。这些一遇事就火烧眉毛者,在心火亢盛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用莲子心泡茶喝。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4·A.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B.北

4、京时间2月15日,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A组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周洋顶住对手的强烈冲击,以2分19秒的成绩成功卫冕。C.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的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歌难于解读,。①诗歌的语言是高度个性化的,比一般语言更含情,它的表达往往是非直陈式的、反常化的②鉴于此,在品味时就要善于从简约中猜测主题,从跳跃中填补

5、奥妙③非直陈式的,指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④诗歌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描写性语言,更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⑤反常化主要指诗歌语言的跳跃使得句与句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规范与逻辑思维规律⑥首先含蓄在意象上,其次含蓄在语言上·24·A.⑥①③⑤②④B.⑥④①⑤②③C.⑥①②④③⑤D.⑥④①③⑤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把“幸福”当成公共政策标准倪志良民生倾斜不等于“幸福倾斜”,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民众幸福感受,让公共财政政策更有的放矢。经济学中有一种假设,认为“收入=效用=幸福

6、”。其理论内涵为:理性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追逐“效用最大化”。民众收入越高,可拥有和消费的商品组合也越多,由之获取的效用便更大,自然应当更幸福。  然而,这种貌似完美的逻辑,却被多国的发展实践无情击破。有调查显示,从1958年到1991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长了6倍,而平均的生活满意度却几乎未曾改变。1946年至1991年,美国人均收入从1.1万美元增至2.7万美元,幸福指标反而小幅缩水。据此,经济学家伊斯特林进一步验证出居民收入与幸福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于1974年提出著名的“收入—幸福悖论”。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201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达到

7、24565元,较2001年的6860元大幅增长了258%。同时有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生活满意度从2002年的5.27升至2007年的5.82,之后又缓慢回落至2010年的5.58。尽管基于“自陈报告”的统计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尚待优化,但民众的主观幸福并未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速,确是事实。·24·  民生幸福与经济增长的“二律背反”使得人们开始对“幸福经济学”产生了兴趣。诺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曾指出,“不管经济学如何发展,她最终要回答的是人类如何才会幸福的问题”。但是,将幸福的“软概念”嵌入经济学的“硬体系”,并非易事。好比“天气”需借助温度、风力、颗粒物等多重客观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