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65568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9
《甘肃庆阳子午岭基本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子午岭基本情况(一)地理分布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是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它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位于著名的董志原和洛川原之间的抬升山地,东北部与白于山、崂山相望,南部与渭北高原相连,其北部从甘肃华池以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延展至黄陵境内的蛐蜒岭以南分成近乎东西两支,绵延400多公里,伸入洛河和径河源地,并构成径洛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南端西支伸至陕西旬邑县境内以石门山为最高点,海拔为1885米,东支伸至宜君、铜川、耀县,构成宜君梁。子午岭主峰海拨1687米,位
2、于沮水河左测源头,其它如甘泉、志丹和富县交界处的墩梁(海拔1625米)、沮水河上游的五里墩(海拔1625米)、宜君哭泉庙山(海拔1734米)等均是子午岭的主要山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部的子午岭,北起华池,南至正宁,西与华池、合水、宁县、正宁四县毗邻,主脊长达250多公里;林区年平均气温7.4~8.5℃,年平均降水量在500~620mm之间。林区现有4个林业总场、26个国有林场、9个木材检查站和中湾林科所,有职工3982名,其中在职职工2140名。林场总经营面积751.73万亩,其中林地669.21万亩,非林地82.52万亩,在
3、林地中,有林地469.86万亩,疏林地25.92万亩,灌木林地33.21万亩,未成林地9.47万亩,宜林地127.15万亩,其他3.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19.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1.64%。(二)地貌形成根据地质资料考证,子午岭形成于第三纪晚期,随着青藏高原的继续隆起,六盘山两侧地区均有抬升,子午岭就是随着这种大面积抬升的地质变化而形成了山脉。到了第四纪初期,子午岭继续抬升。这时,全球气候变冷,内陆性的季风气候给子午岭又铺上了厚厚的黄土。到了全新世,气温回升,冰川消退,雨量增加,使得子午岭的气候变得湿润,非常适宜乔
4、木和灌木的生长,各种植物群落便混交杂生,形成了广袤无垠的林海。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迁徙往来,拔山通道",披荆斩棘,开辟荒蛮。他的陵墓就坐落在子午岭东翼的桥山之上,因而子午岭又被称为"圣人条"。生长在群峰众壑上的苍松翠柏四季长青,白杨、红杏枝繁叶茂,染绿了庆阳市近五分之一的大地。民国初年,李继唐先生的一首律诗,描绘了子午岭的雄伟气势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遥望桥山映太虚,混古重染一带绿。秦皇驱车由斯过,帝子乘龙从此归。古今多少回首事,历史几遭留青册?尘寰瞬息沧桑变,唯君亦然正南北。子午岭,横亘在黄土高原上,山势巍峨
5、壮观,风光秀丽宜人,历史遗迹甚多,蕴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堪称陇上一天然公园。不论从自然物态的角度去审视,还是从自然风光方面去观赏,子午岭是庆阳市唯一的、最鲜明的标识,不仅有优美的高原林海风光,而且还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三)丰富资源1、植物资源子午岭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漫山遍地生长着马尾松、侧柏、油松、山杨等几十种成林树木,生长有油松、刺柏、国槐、落叶松、华山松、云杉、白皮松、沙棘等等200多种用材和经济林木,还有较珍贵、市场潜力大的雪松、桧柏、洒金柏、黄杨等园林绿化苗木树种,水桃、山杏、酸枣、野梨、野核桃
6、等多种果木随处可见,乔灌木杂生,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子午岭还盛产各类干鲜果品,党参、黄连、当归、甘草、远志、秦艽等名贵中药材和黑木耳、香蘑菇、猴头菌、羊肚菌等珍贵食物也屡见不鲜。2、动物资源茂盛的林木中还生活、繁衍着大批动物,子午岭栖息着豹、狍鹿、灵猫、黑鹳等15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豹猫、梅花鹿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还有生态鸡、特种瘦肉型家野猪养殖等,它们给子午岭平添了一道景观。这些也是极为宝贵的物种基因库,对于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黄土高原的森林演替、生境变化、动植物种群消长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科学意义。3、苗木资
7、源近年来,子午岭林场发挥专业优势,发展苗木产业,现有各类苗圃地面积达2.09万亩,其中固定苗圃地面积1.6万亩、临时苗圃地面积0.49万亩;其中可灌溉苗圃地面积1.02万亩。当前育苗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先进技术广泛应用、育苗普遍使用良种、苗木结构不断合理4大特点。2013年11月,庆阳市委、市政府整合重点林业工程、乡镇千亩荒山造林示范点建设,采取组织动员社会团体、个体造林、招商引资等形式,启动全市苗林结合产业培育,印发了《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庆发【2013】28号),决定市财政每年列支100
8、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宜林荒山林木种苗产业培育。每年利用宜林荒山100万亩培育林业种苗产业,七年完成700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子午岭。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提高9.8个百分点。利用宜林荒山密植造林,每年可消化当地群众各类苗木4.5亿株,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以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