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62237
大小:47.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4-2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讲话稿与学习胡佩兰事迹心得体会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讲话稿与学习胡佩兰事迹心得体会合集学习胡佩兰事迹心得体会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这段颁奖词是献给**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的。98岁的胡佩兰是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2、。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
3、人来对待。"胡佩兰的事迹让作为年轻医务工作者的我们非常的感动。作为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把胡佩兰前辈作为学习的榜样。学习她医者仁心,品德高尚;学习她意志坚定,献身卫生事业;学习她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学习她对病人高度负责,耐心细致。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讲话稿一、监督工作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列主要讲“谁来监督、监督谁、监督什么、如何监督”几个问题。下面结合我个人学习体会讲五个问题,供大家学习参考。监督是指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体说就是为了达到使权力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监督主体运用法律和纪律等赋予的权力和手段,对客
4、体即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所进行的检查、评议、督促等活动。人类自从产生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就有了权力斗争。监督是与这种权力的斗争相伴而生的。这里讲的监督工作是指广义的监督。监督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组织和公民,监督的客体包括立法行为、执法行为、司法行为、政党行为、社会团体行为、个人行为。监督主体分为政党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专门机构的监督、司法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的监督、社会监督。政党监督,包括中共党内监督与中共与八个民主党派的共同监督两大部分。今天讲的主要是中共党内监督。即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共分为五章四十七条,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
5、度,监督保障,附则。条例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民,执政为民,将起到重要作用。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通知要求贯彻执行。二、《条例》出台的必然性(一)首先《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内监督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已经高度重视党内监督问题。强调党要取得伟大斗争的胜利,必须高度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包括发挥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邓小平同志对我们党执政后如何通过有效的监督以防止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更是十分重视,不仅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作过多次论述,而
6、且就监督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最重要的是监督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内监督的思想。党的十四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反腐败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障、监督是关键”的思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了“党风廉政建设法制化”这一目标。从而把“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载体提了出来,并正式提出要制定《党内监督条例》,这使我们党关于党内监督的理论又发展了一大步。(二)《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内监督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
7、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其中就有很多关于党内监督的内容。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最重要”论断的指导下,我们党恢复重建了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纪委的专门机关作用也日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并形成了“三项格局”的工作局面。随着我们党对制度建设对于党内监督作用认识的深化,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党内监督制度和人民监督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得到有效的监督”。198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