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

ID:9317388

大小:7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7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_第1页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_第2页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_第3页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_第4页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岸经贸交流框架下的闽台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 - 国际暨两岸交流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兩岸經貿交流框架下的閩台次區域經濟合作戰略構想:兼論平潭自由貿易先行試驗區的建設----施祖麟、白永平一、改革開放以來閩台與粵港經濟關係的比較借鑒197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並率先在兩省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以加快廣東、福建的經濟發展,確立廣東、福建在促進大陸與港、臺地區實現“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進程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20多年過去了,廣東、福建同時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先行開放政策,在進行粵港、閩台合作中也各具地緣與人緣優勢。然而,由於統一進程的快慢與難易不同,導致兩大區域的經濟整合成效大不一樣。(一)閩台經濟合作與粵港經濟一體化的演變過程1、粵港經濟一體化的變

2、遷粵港經濟合作經歷從由市場主導、企業投資活動帶動的功能性經濟一體化向政府間根據合作的發展需要簽訂協定,建立組織的制度性一體化的過程。(1)粵港功能性一體化(1979年至1996年)1979年中國開放政策與香港商界積極尋找商機,兩者形成粵港經濟合作的重要驅動力。粵港之間合作的主要成果是“前店後廠”式的製造業跨境生產和貿易的協作體系。香港廠商通過把製造業生產過程遷移到廣東珠三角地區,把珠三角地區作為製造業後方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廣東豐廉的土地與勞力以及廣闊的市場,為香港製造業走向規模經濟、創立品牌提供了基礎。由於跨地分工的發展與深化,香港以貿易為中心的服務業迅速增長,成為集貿易、金融、資訊、航運於一

3、身的國際商貿中心。(2)粵港制度性一體化(1997年至今)1997年7月1日香港順利回歸祖國,“一國兩制”在香港成功實施,粵港合作進入一個新時期。然而在處理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的經濟關係中,內地與香港對於“一國”與“兩制”之間關係不能很好掌握,強調了保持香港經濟的國際性與獨立性的經濟地位,忽視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關係。從而給粵港合作帶來很大困擾,粵港合作發展出現僵局。粵港於1998年3月30日成立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制度,但在兩地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合作的僵局也無法打破。同時,粵港進一步合作面臨著由於大陸內銷市場的不開放(尤其是內銷市場的限制與服務業的外資進入的限制)、不規範和多變的加工貿易政策,造

4、成了“前店後廠”的跨境生產體系形成一種單一的經濟迴圈局面。香港企業與當地的經濟成長因素(本地市場、人才素質、上下游產業發展等)93兩岸經貿交流框架下的閩台次區域經濟合作戰略構想:兼論平潭自由貿易先行試驗區的建設----施祖麟、白永平之間的關聯度低下,珠三角產業鏈條無法延伸,影響了粵港兩地經濟創造力與國際競爭力封小云,WTO框架下的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创新和突破,开放导报,2001年12月,页12-14。。制度性的限制是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粵港經濟合作陷入僵局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珠三角地區不能長足發展的關鍵。2001年中國加入WTO,在WTO的框架中內,必須實施國際市場經濟的統一規則與規範。中國政府承

5、諾開放國內市場,包括服務業市場,這解決了“一國兩制”下的粵港區域合作深化的制度制約問題。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類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以取得先發優勢。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CEPA中的所有內容是面向全國的。但是,無論是在CEPA協商與簽訂以及簽訂後的一系列安排來看,珠三角與港澳是走在最前面的。廣東省人民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建立的高層協調機制馬上升級;兩地組織了15個專題小組進行合作研究。CEPA的實施,解決了香港與廣東在生產要素流動上的一些障礙,啟動珠三角與香港的第二次經濟互動,使大珠三角重新走向合作與分工。從粵港經濟合作來看,加入WTO與CE

6、PA的簽訂,使已經成為國際性出口加工基地的粵港區域的經濟合作實現制度性一體化。2、閩台經濟合作的變遷閩台經濟合作由“非法”、間接向“合法”、准直接發展,進程迂回、緩慢。20世紀90年代後期,閩台經濟合作還落後於粵台經濟合作及蘇台經濟合作。(1)閩台經濟合作的非法、間接階段(1979至1989年)1979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福建在對外經濟交往中實現“特殊政策、靈活措施”;1981年葉劍英發表談話,呼籲兩岸實現“三通”,及歡迎台商到大陸投資的談話,但由於臺灣地方當局堅持“三不”,閩台經貿往來主要是通過香港等中轉地的間接貿易,作為兩岸經貿往來的一種補充的閩台兩地民間直接貿易,被臺灣地方當局視為走私,予

7、以嚴厲打擊。1987年下半年,臺灣地方當局在島內外的強大壓力下,宣佈解除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令”和開放部分民眾赴大陸探親,並逐步開放部分間接進口大陸農工產品。1989年5月,臺灣“經濟部”原則允許有條件地開放對大陸間接投資,並開放民間團體赴大陸參加國際商展與活動。1990年7月,正式開放台商前往大陸間接投資,並制定《對大陸地區間接輸出貨品管理辦法》,採取正面表列方式,開放24類2500項產品可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