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13839
大小:89.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4-27
《骨科主治医生870问a.tx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骨科主治医生870问a.txt[下载这本Txt小说]—、骨科学基础(一)??骨的结构、生理化学1.骨的细胞各有何结构特点?各完成哪些功能?骨组织中含有三种细胞,即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是骨形成、骨骼发育与成长的重要细胞。光镜下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浆丰富,呈强嗜碱性。核大呈圆形常偏于一侧,核仁清晰可见。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电镜下可见胞浆内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当其转变为骨细胞时,微绒毛变粗变长。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胶原纤维、粘多糖和糖蛋白等,在
2、细胞外形成骨的有机质,称为类骨质。随着类骨质增多、钙化,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此外,成骨细胞还能分泌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的钙化。骨细胞来源于成骨细胞,可以分为幼稚、成熟及老化三个阶段。幼稚型骨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一些结构形态,仍能产生骨基质。骨细胞突起伸长并通过骨小管形成细胞间交通,细胞位于骨陷窝内。随着骨细胞的成熟,脑浆内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数量减少,胞体变小。老化的骨细胞则胞体进一步变小,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深染,胞浆内细胞器少,骨陷窝较大。老化的骨细胞在降钙素的作用下,仍可转化为成熟的骨细胞。骨细胞在甲状旁腺素作用下可以使骨溶解,称为骨细胞性骨溶解;而在较高水平降钙素作用
3、下又可成骨,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骨细胞性溶骨和成骨处于动态平衡。破骨细胞胞体积较大,直径可达30~100μm,胞浆内有大量短棒状的小线粒体。内质网较多,但散在,可见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电镜下可见质膜折叠形成的皱折缘和相邻的清亮区,二者构成破骨细胞的重吸收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局部酸环境,使骨质溶解并被吸收。破骨细胞的另一结构特点是含有多量细胞核,平均20个左右,多者可达—上百个。破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骨,一个破骨细胞可以吸收100个成骨细胞所形成的骨质。2.骨基质主要包括哪些成分?有何作用?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类。有机质中90%为I型胶原蛋白,其余为无定形的均质状物质,如:蛋白多
4、糖、糖蛋白、唾液蛋白及少量脂质等。胶原是骨的结构基础,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而非胶原性有机质则参与胶原的矿化过程。无机质在儿童骨干重量中占50%,而在成人则占65%以上。无机质主要包括羟磷灰石和胶体磷酸钙,以结晶状态沉积于胶原上,这种结晶呈针状或柱状,长约20~40μm,宽约3~6μm,在胶原中衔接成链,并沿其长轴呈平行方向排列。无机质与胶原相结合,使骨骼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3.编织骨和板层骨各有何结构特点?编织骨主要存在于未成熟骨中,其骨细胞不成熟,体积大,数量多,排列不规则,缺乏骨小管系统,胶原纤维粗大,排列多无序,呈编织状,仅有少数呈束状平行排列。板层骨则存在于成熟
5、的密质骨和松质骨中。骨细胞成熟,体积小,数量少,散在而有规律地分布于胶原纤维中,有完整的骨小管系统。胶原纤维排列成板层状,板层的厚度在3~7μm左右。4.骨的血液供应有何特点?有何临床意义?不同种类的骨血管分布不同。长骨的动脉供应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其中滋养动脉大约提供50%~70%的供血量。滋养动脉穿入髓腔后向两侧骨端分支,与骨骺动脉及干骺端动脉的分支形成吻合,同时在骨髓腔内形成内骨膜网,再发出穿支进人骨皮质,与骨膜动脉的分支或毛细动脉形成吻合。而长骨的静脉则首先回流到骨髓的中央静脉窦,然后再经与滋养动脉、骺动脉和干骺端动脉伴行的静脉出骨。不规则骨、扁骨和短
6、骨的动脉则来自骨膜动脉或/和滋养动脉。在临床上遇到长骨干骨折需手术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滋养动脉和骨膜,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5.骨骼有神经支配吗?骨骼与机体其它任何组织相同,也是有神经支配的。骨的神经纤维有两类,一是内脏传出纤维,多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分布于血管周围,调节血管功能,刺激及调节骨髓造血。另一是躯体传入纤维,主要分布于骨膜、骨内膜、骨小梁及关节软骨深面,对牵张刺激最敏感,如骨膜的神经分布丰富,当产生骨脓肿、骨肿瘤或骨折时常引起剧烈疼痛。6.钙、磷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骨盐的主要成份。人体含钙量约l.0千克左右,其中99%存在于骨中,加强骨的强度,被称为
7、稳定钙,而另一部分为不稳定钙,在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参与多种酶活性的调节,有细胞膜稳定性作用,是参与凝血系统,保持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电解质平衡等不可缺少的物质。钙主要从小肠吸收,食物中的钙经过消化后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吸收。钙的吸收包括依赖于维生素D的主动过程和被动弥散过程。除维生素D外,甲状旁腺素、大剂量降钙素、生长激素、性激素均可促进肠钙吸收,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则可减少肠钙吸收。此外,肠道酸性环境有利于钙盐溶解,而碱性环境则不利于钙的吸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