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ID:9308282

大小: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7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_第1页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_第2页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_第3页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_第4页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艺术歌曲一、概述早在12世纪游吟艺人和法国南部吟唱诗人的崛起,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随之在14世纪和15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和名歌手(Meistersiugen)的歌曲。16世纪、17世纪出现了牧歌,这时期的创作对精致歌曲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是由哈斯勒和阿贝特创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到使歌曲创作极为繁荣的舒伯特,他比任何作曲家都更多地将情感及戏剧性倾注到歌曲这个形式里。他的有些歌曲是分节歌(Strophic),其它则是通节歌(durchkewpouiert),音乐

2、自始至终都是自由展开的,追随舒伯特的作曲家还有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勒韦、马勒、施特劳斯等人,法国以尚松为代表,沿着极有特色又十分复杂的创作手法向前发展,随后又出现了迪帕克、德彪西、福雷等人。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歌曲和法国艺术歌曲两大流派。风格虽不同但都是取材优秀的诗词,加上精致的音乐旋律和完美的钢琴伴奏,形成一首一首各具特色的精品。这是从18世纪发展起来的艺术珍品。.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国、西班牙、美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流派特点,这与每个不同的国家语言习惯

3、有着密切关系。“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源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它是指比通俗的歌谣曲具有更高的艺术性的歌曲。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词和各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歌曲如《跳蚤之歌》、《鳟鱼》、《魔王》、《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二、中国作品赏析1、教我如何不想他

4、刘半农词,赵元任曲。作于1926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并被传诵一时。赵元任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歌曲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上点题的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采用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从而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四段歌词在音乐处理上采取分节变奏的形式,谱以

5、乐段结构的纯朴的曲调。前三段的末乐句相同(第二段移了一个调),只有第四段的末乐句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在音调上稍作变化,但是节奏型是相同的。段与段之间用同样的乐句作为间奏,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性。通过曲调和调性的变化发展,使音乐显得丰富多采,感情表达富于层次。其中,“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句的朗诵调的运用,以及全曲依次作E→B→E→e→G→e→E的调性布局处理等,在当时是颇为大胆新颖的独特创造。2、玫瑰三愿这首久唱不衰的优秀抒情歌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黄自的抒情歌曲代表作之一。作于1932年.黄自(1904-1983)

6、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三十年代我国著名作曲、音乐教育家。他对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特别在音乐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序曲《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旗正飘飘》、歌曲《玫瑰三愿》等。23歌曲《玫瑰三愿》借玫瑰花的“三愿”,表达了作者对催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以及对受欺凌的弱者的同情。这在三十年代的黑暗社会中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歌词写得含蓄、深邃、耐人寻味。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在低音区以三度波动的音型上下迂回。给人以柔弱的轻轻呼唤的情调。第一乐段曲调平稳,在力度上是从弱到中弱,乐段结束时,

7、速度也慢了下来,具有秀丽、柔美的特色。着意描绘了盛开的玫瑰绚丽多姿。第二乐段感情激动起来。用三个排比乐句,一步比一步深刻地抒发了玫瑰花的“三愿”。最后,将第一乐段最后一句稍加变化,以徐缓的速度、渐弱的力度结束了全曲。3、满江红宋代岳飞词*,古曲。表达南宋初期的抗金英雄,为收复山河而转战南北、备受艰辛、壮志不移、气壮山河的一首歌曲。这首词气度非凡,感情激越,字里行间洋溢着悲愤的情调,是自宋、元以来流传很广的词之一。二十年代,我国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难之中,杨荫柳先生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将原为元代萨都剌的词《满江红·金陵怀古》

8、的曲调移来。与相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一词结合,很快流传开来。歌曲由两大段构成。两段曲调基本相同。只是第一乐句略有变化,要词调音乐中称为换头,用现代曲式结构的术语讲可称为带变化重复的复乐段歌曲。全曲由五声徵调式写成。曲调多级进,间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