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

ID:9305742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7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_第1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_第2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_第3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_第4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第四册《哀江南》教案2《哀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剧中真挚、深沉的故国情思。  2、欣赏准确、生动、形象的戏曲语言。  3、理解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赏读曲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理解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对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歇拍煞〕的赏析。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比较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背诵两首古诗,刘禹锡的《石头城》和《乌衣巷》。  (由背诵同样描写南京城的古诗导入,一方面引出课文的背景,一方面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为曲词的

2、赏析作准备。)  师:谁知道诗中提到的“石头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朱雀桥”、“乌衣巷”又在哪里?  明确:南京,六朝古都,历史名城,存在着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最丰厚的文化。这个地方,曾经上演过一出出悲剧、喜剧,让人唏嘘不已,让人回味不止,使人为之激动,为之感叹,许多的文人骚客为此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刚才,我们背诵的两首诗就是其中的名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经过十余年呕心沥血,三易其稿而写成的著名历史剧《桃花扇》。他借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来传达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其中《哀江南》出自《桃花扇》中的最后一出《余韵》,它是这出戏的名篇,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3、。  二、诵读并整体感知课文  1、以朗读和分角色诵读为主,结合默读、品读,体味文中蕴藏的情感。  2、初步感知课文,讨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紧扣标题“哀江南”的“哀”字分析课文的感情基调:悲。)  三、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清代戏剧家,字聘之,号云亭山人,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年轻时在家乡石门山隐居读书,颇有文名,精音律、擅词曲,37岁时,被康熙招去讲经,此后仕途得志。居官期间,到过扬州、南京,凭吊明末遗迹,拜访明朝遗老,搜求明末掌故,为《桃花扇》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终于在康熙三十八年写出了传奇剧本《桃

4、花扇》,一时名声鹊起。时人把他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提,称“南洪北孔”。  《桃花扇》是借秦淮名妓李香君与复社文人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写明朝兴亡的历史剧,也就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本文选自《桃花扇》的最后一出《余韵》,写南明灭亡后,李香君的教曲师傅苏昆生做了樵夫,说书人柳敬亭做了渔夫,两人相聚于南京龙潭湖畔,而相识的老赞礼也路过此地,于是三人饮酒话旧,各唱了一套曲子以抒亡国之恨。本文《哀江南》是苏昆生所唱,曲词通过他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恨,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  四、初步品味语言  1、布置学生默读、品味七支曲子,思考最喜欢哪一

5、支曲子,为后面的讨论作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2、请学生发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曲子,并对曲词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作分析。  如〔北新水令〕中四个形容词“残”、“废”、“瘦”、“空”使人联想到南明王朝兵败如崩、四散溃逃的情景。  〔驻马听〕中“鸽翎幅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一个“抛”字,写出随意与凌乱;一个“罩”字,使人想见枯枝败叶的密集程度。  〔沽美酒〕中的“剩”字意味深长,表明柳树不仅只有一株,是孤独之柳,而且是昔日众多树中的残存之柳、仅存之柳,使人想见当年丝丝绿柳夹岸垂翠的美景,饱含今非昔比、感时伤怀的无限凄凉。这里只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把

6、人带入了十分悲凉的意境。  (解说:学生的回答会各不相同,教师应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好。这一环节主要从写景这个层面上分析,让学生品味准确的语言、生动的形象。)  五、进一步领悟意蕴  1、让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进一步体味曲词所表达的优美意境,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蕴。  师:江南在人们眼中是如此美好,以至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生花的妙笔,写出了不少动人的诗篇,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问:为何苏昆生要“哀”江南呢?  明确:本文有一条线贯穿七支曲子,这就是苏昆生行走的路线:由郊外到城

7、内,由明孝陵到秦淮旧院,一路走来,苏昆生看到的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景象,昔日的皇家尊严如今已荡然无存,曾经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如今一派萧条。历史的沧桑巨变,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使苏昆生的内心充满了悲痛。在这里,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深深的故国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  (解说:这个环节,应引导学生认识写景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今昔对比、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2、品味曲词的意蕴。  师:今昔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景物的描写上,然而,透过这些写景的文字,我们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意蕴。这个意蕴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