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京华烟云》有感

读《京华烟云》有感

ID:930457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读《京华烟云》有感_第1页
读《京华烟云》有感_第2页
读《京华烟云》有感_第3页
读《京华烟云》有感_第4页
读《京华烟云》有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京华烟云》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京华烟云》有感【点击进入读书心得体会专栏,阅读更多内容!】读《京华烟云》有感【点击进入读书心得体会专栏,阅读更多内容!】  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不愧为一代文化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他用娴熟的英文创作的洋洋七十万言的小说《京华烟云》,在西方颇享盛誉,被当作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份文献资料。  有幸我在这个暑假拜读了《京华烟云》。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9月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据林如斯(林语堂的女儿)回忆说:“1938年的春天,

2、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考虑而感到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这部应运而生的小说,就是《京华烟云》。小说1939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刻成为畅销书。有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把它与《红楼梦》相比拟,日本文化界还曾向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名,把《京华烟云》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京华烟云》结构宏阔、内涵博大。既可看作反映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抗日近四十年间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小说,也可当作表现“过渡时代的中国”(胡风语)缓慢而实在的前进历程的政治小说。小说叙述了北京城内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可

3、作为社会小说来读。小说描绘了许许多多男男女女的婚恋故事,又不失人情小说的本色。而作为风俗小说恐怕还是作家的初衷。作品中介绍了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古玩古画、赋诗作对、测字相面、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这样一部巨著,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把握,都很难理直气壮地认为非我莫属。因此,我个人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其哲学意义。  关于林语堂的人生哲学,不少读者认为,林先生是庄子的私淑弟子,视庄子为上帝:明确宣布以庄子哲学来认识历史,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这就使作品(《京华烟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梦幻的、命定的色彩。其实,若从书中所渗透着的道家文化来考

4、察,这是符合作者的本意的。“全书以道家精神贯穿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引齐物论‘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为格言。”林语堂在致郁达夫信中所作之以上阐释,实在是我们从道学的层面去参悟解读《京华烟云》精义的最好注脚。  在中国历代的小说中,真正以道学思想为基点的,除《京华烟云》外,很难找出第二部。纵观《京华烟云》全书,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其中所渗透着的浓浓的道家文化,尤其是对姚思安这个形象的塑造上。姚思安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沾染着一切富贵人家公子哥儿所有的坏习气:狂饮豪赌,走马斗剑击

5、拳,贪婪女色并养了一名歌女,浪迹天涯,结交权贵。然而到了三十几岁娶妻之后,他一下子来了突然的转变,“变成了一位道家圣贤”,不仅戒了以前的种种荒唐行为,连“生意也不予过问了”。他还有自己独特的处世态度,认为“正直自持而行事不逾矩”;并且“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情愿逆来顺受”。  在道家文化中,“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存在的,是永恒的。道“不仅‘生天生地‘就了事,它还参与着万物的流传变化”。姚思安极推崇天道,一再向儿孙宣扬:“生命荣枯是自然的定律,祸福乃是个人品性的自然结果,非人力所能左右”;“祸福循环,乃是天道”。他坚持以道家哲学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

6、逃避战乱时,他把平日珍爱的古玩视为破烂,并对木兰解释说:“你看做一钱不值的破烂那就成了破烂。”木兰担心埋在地下的古玩若被人发现会被掘出来,他又说:”万事都有共命定的巨人,若不是命定的巨人掘起这些宝物,就会变成一缸缸清水。”这种“敝履富贵,淡薄利禄”的思想,正是道创始人之一的庄周思想的主要内容。可见林语堂是借姚思安之口宣扬了他所信奉的道家文化。小说在《秋之歌》中写到姚思安出家纵情山水,这一点也委婉地溢现了道家那种崇拜自然,回归自然的精髓。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大自然中寻找自我的存在,返朴归真,在大自然中忘掉世间的一切琐屑事事,悟破红尘,获

7、得一种灵魂的净化。  只是道家文化在这部小说中也不是一意超然物外的;在家亡国破,骨肉分离的动乱岁月,这种超然物外的道学,在人物的思想感情航程中,亦有困惑与迷乱之时——作者让自己最钟爱的女主人公木兰最终抛离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投身到时代洪流中,便是最有力的说明。  木兰自然是作者所珍爱的艺术形象。说作品的思想全是超然物外,未免有些不切作品实际。木兰性格的展开、转变,以至最后远离道家思想成为叛逆的“道家的女儿”,说明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中,在民族的危难面前,道家那种“清静无为”的处世哲学,将为时代所摒弃。只有投身到社会的洪流中去,参与社会变革,成为民众的普通

8、一员,才能真正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来。但木兰毕竟是个非常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上面看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