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0053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4课《钢铁长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14课《钢铁长城》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2) 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 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2) 引
2、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 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2) 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教学重点]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3、。[教学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教学思路]1、 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2、 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3、 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4、★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教师强调:1
5、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4.根据 “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
6、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教师向学生推荐一些军事网址:CCTV军事天地http:///military/中华网军事频道http:///zh_cn/海南国防科普园地http:///auto_TOM军事网http:///dsyx/台湾军情http:///xstd/student/page1/新浪网军事首页http:///海峡军事http:///我军海军舰艇http:///★教师小结、过渡:新
7、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 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导弹部队的发展★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导弹射程示意图”和《导弹小知识》,结合课本70页“自由阅读卡·百万大裁军”,了解“科技强军”的涵义:在新时代里,军队强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1.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