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名人我想对你说╲〞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人.我想对你说”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位名人,那么,你将选择哪一位名人并向他倾吐什么心声呢?请以“名人,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著名的艺术形象。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点拨提示】 此题易让人想起2004年的福建高考题。福建卷当时只限定十个人物,其中有历史人物,也有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从这一点来说,此题的外延极为宽泛
2、,学生只要看过一定的名著、熟悉一定的历史人物,即可选择自己擅长的结构与文体进行创作。但此题审题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我想对你说’,换言之,此题一般要出现叙事的主体“我”,与文中出现的名人作面对面的交流,否则,就有离题之虞。这就使得此文题的内涵显得较为狭窄,考生不能天马行空,任由驰骋。 这个话题主要考查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提醒考生要扩大课外阅读,进行专题研究,开展创造性思维.写好本文的关键是选择与谁对话.话题中的"名人"的范围已做了限制,"名人"必须是成了"历史"的人物,或文学作品的某个艺术形象.每个时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人,我们称
3、之为"名人",根据我们手头掌握的专题材料,内容上既可以大处落笔,选择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表现给时代带来的某一方面的影响;也可以小处着手,和他们在学习,生活,理想,人生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商榷,倾吐心声,谈及自己的看法;"名人"都会有故事,我们不能忘了走进他们的世界,不能忘了引经据典,更不能忘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目的;我们要剔除其功成名就后的暮气,继承其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朝气.体裁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写成书信,采访记,童话,小剧本等.为了了解学生心目中究竟认同怎样的名人,究竟对什么样的名人感兴趣,以
4、便在教学中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且有的放矢的引导他们构建价值观,我设计了一道作文题。[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古今名人,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某个著名的人物形象。2、必须采用书信体格式,注意语言得体,格式正确。3、必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两班学生共120人,作文批阅之后,我分类作了统计,从中获得了不少有益的启示。先请看表格一:古今中外名人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较。类型古今名人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其他人数103人 14人3人比例 85% 11% 2%由上表可见,学生还是对古今中外社会中存在过的名人感兴趣,比较关注现
5、实;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地位远远不如现实中的人物亲切可感。表二,写入作文中的古今中外名人比较。类型中国名人外国名人 人数古代现当代 453721比例 37% 30% 17,5%在中外名人中,学生对本国的名人更感兴趣,比例高达68,3%,而外国名人则只占17,5%。同时,毋庸讳言,学生对古代名人的兴趣更大些。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淘洗,能够留传下来的古代名人优秀者似乎更多些,比现代名人更能赢得学生的敬意。表三,写入作文的古代名人。(按时代先后排列)孟子庄子屈原项羽王昭君曹操诸葛亮武则天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成吉思
6、汗曹雪芹刘铭传 其他 3232211274532224表中的“其他”包括孔子、唐玄宗、曾国藩等人。由上表可知,古代名人中文史人物更能博得学生的青睐,排在前列的几位都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师。这学期刚刚学了一单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学生少年,风华正茂,对于李白这样一位感情奔放的浪漫主义的诗人高山仰止,对其诗爆发式的抒情、变化莫测的想象和明丽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个性钦佩之至,故诗仙能独占鳌头。高二的时候学生学过苏东坡的散文佳作《赤壁赋》和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至今仍记忆犹新,对其卓绝的才华、豁达的胸襟十分敬佩,故能超过杜甫位居第二。儒家大师
7、孟子、爱国诗人屈原和易安居士李清照受到学生们普遍欢迎,而成吉思汗和刘铭传能进入当代学子的视野且知名度较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央视刚刚播放了《台湾巡抚刘铭传》,使人们对这位首任台湾巡抚有了初步了解,加上台海局势动荡不定,写刘铭传,表明学生们对于台湾何时和怎样回归祖国十分关注。电视剧的宣传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上表还可以看出,能有幸进入学生视野的都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士,而不管他们在历史上地位如何。失败英雄楚霸王项羽被学子欣赏、评说,而汉高祖刘邦却无人问津,不是很耐人寻味吗?表四,写入作文的现当代名人。鲁迅周恩来邓小平雷锋海子周杰伦
8、郭敬明张爱玲金庸姚明陈水扁 其他 537124232413表中的“其他”包括冰心、刘墉、余秋雨电等。邓小平、周恩来等政治家,仍然是学生们心目中敬仰的伟人,特别是电视剧《百年小平》的播出,邓小平热持续升温。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