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

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

ID:9280764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6

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1页
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2页
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颈椎病的防治和护理作者:王静梁白迪    -【关键词】  颈椎病  防治护理        颈椎病系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颈椎不稳定,平衡失调或刺激压迫邻近神经组织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亦称颈椎综合征,主要以颈项和肩背部的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临床主要分类有神经根型、脊髓椎管狭窄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1]。(1)神经根型是压迫或刺激椎管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引起的症状。病人表现为背部、肩部疼痛,颈僵硬,且反复发作。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仰头、咳嗽、打喷嚏时加重,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颈部活动受限,

2、有时可有头皮痛、耳鸣、头晕,重者上肢麻木,活动不灵。(2)脊髓椎管狭窄型是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早期症状表现为上下肢软弱无力,有麻木感,以至行走困难,脚好似踩在棉花上样感觉,胸或腰部有束带感。少有疼痛,继而出现上肢发麻,手部肌无力,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甚至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障碍。(3)椎动脉型沿大脑走行的椎动脉从第6颈椎横突孔开始通过,当颈椎的横突孔附近发生病变,颈动脉受压迫或刺激,除有颈部压痛、活动受限等颈椎病一般表现外,有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其甚发生猝倒。其症状常为一过性缺血或脊髓缺血的表现。当体位

3、改变时,供血恢复,症状也得以缓解。(4)交感型颈椎病由于刺激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可引起头痛、头晕、心里郁闷、想吐、耳鸣、耳聋、枕部痛、枕大孔压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球震颤、流泪、鼻塞、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律紊乱、血压升高或降低、肢体发冷、皮肤瘙痒、麻木感、多汗或少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可局限于单侧,也可见于双侧。        1  预防        (1)要注意睡觉不要枕高枕头,经常在早晨起来的时候,活动一下颈椎,前曲、后伸、旋转等活动,矫正睡觉姿势。(2)办公工作人员首先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

4、理曲线;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和椅子的高度比例,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定制一与桌面呈10°~30°度斜面工作板,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1~2h左右,休息一下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缓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或行夹肩运动,两肩慢慢紧缩3s,尔后双肩向上坚持3s,重复6~10次;也可利用两张办公桌,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坚持5s,重复3~6次。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者,既影响颈椎,又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因此,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

5、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3)颈部活动的三种常见方法[2]:①颈项牵拉:先坐立正姿式,两脚稍分开,两手撑腰。练习时:头、颈向右转,双目向右后方看;还原至预备姿式;低头看地,以下颌能触及胸骨柄为佳;还原。动作宜缓慢进行,以呼吸一次做一个动作为宜。左右交替运动。②往后观看: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头颈向右转,双目向右后方看;还原至预备姿势;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后方看;还原。动作要配合呼吸,缓慢进行。③回头望月:预备姿势同上,练习时:头颈向右后上方尽力转,上身也随同略向右转,双目转视右后上方,仰望天空;还原至预备姿势;头颈向左后上方尽力转,上身也随同略向

6、左转,双目转视左后上方,仰望天空;还原。呼吸一次做一个动作。        2  治疗        2.1 学蛙泳 蛙泳在换气时颈部从平行于水面向后向上仰起,头部露出水面呼吸。这样每当换气1次,颈部都要向后向上仰起,起到了反向治疗的作用。每周游1~2次,每次30min。        2.2 牵引及按摩 (1)正确有效的牵引下,能解除机械性压迫,但要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牵引时取坐位,枕颌布带固定,头前屈15°~30°,重量从5kg开始逐渐加至15kg,以患者感觉舒适,可耐受为宜,2

7、次/d,30min/次,保证颈椎牵引的持续性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2)在牵引后进行按摩,可以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改善神经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松弛肌肉痉挛,解除病痛,缓解症状。按摩时取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松颈,舒筋加点头面部操作15min,点按百合穴1min/次,1次/d。2.3 中药湿热敷        2.3.1 作用原理 热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该处深部组织的充血,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松弛,从而缓解疼痛。中药湿热敷,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渗入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利用热力经皮透入吸收充分发挥

8、药效,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2.3.2 操作方法 将当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