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

ID:9270330

大小:40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5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_第1页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_第2页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_第3页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_第4页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2均线系统(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会这些就能炒股1:均线系统(一)(2010-06-1314:04:45)转载   学习缠论难吗?走错了路就难,走对了路就不难。缠给的懒人学习路线,经历了一年多的实践,反而觉得不是懒人路线!即便是勤快人,没有一年半载,恐怕连线段都绕不出来,更不要说什么中枢、走势、级别了。那怎么办?我认为还是从传统技术指标入手(即便学习缠论,也要懂得最基本的技术指标,这才是必经之路),毕竟缠没有给出独立的、直观的指标供你判断走势,自始至终都在借用K线、均线、MACD、BOLL做辅助判断,那么就有必要先搞懂这些。在聊天室发现,很多网友是刚接触炒股的,没有这方

2、面的知识,听不懂顶底背离、均线多头(空头)排列等,更分不清背离与背驰的区别。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一边写作《战胜股市的绝技——从入门到精通》,一边把一些实战用得到的知识在这里简要介绍,以供有缘人参考。   今天算个开始,K线图及K线形态意义就不说了,网上有得是,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想要炒股的,别偷懒,还是去看看。在这里,就从均线讲起,将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   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移动平均线(MA)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统计学上“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按一定周期计算的平均值

3、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均线指标是趋向类技术分析指标。   单个移动平均线虽然能够研判股票买卖时机,例如著名的“葛南维尔八大法则”,但其操作成功率并不高。于是人们借鉴趋势理论,将多条短期、中期、长期均线放在一起研判股价运行趋势,较单一均线判断股价走势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例如:5、10、20、30、60、120、250周期均线由上依次向下排列,且间距在逐步拉大,就提示股价在强烈上涨趋势中,直到短期均线逐次下穿中长期均线而形成死叉,一轮涨势才趋于终结,见图1。这些均线组合在一

4、起,就构成了移动平均线系统,简称均线系统。除了上述一组周期数构成的均线系统外,常见的周期数还有3、5、8、13、21、34、55、89、144、233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其它周期数。至于一个均线系统选择多少条均线,更可以根据个人的操作习惯而定。例如由5、34、65三条均线构成的均线系统,对于中短线操作者来讲,既简洁又实用。    下面就讲讲均线系统的一般实战原则:   一、葛南维尔八大法则:见图2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下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是买进时机。   2.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没有跌破移动平

5、均线又再度上涨时,是加码买进时机。   3.股价虽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不久股价就重回移动平均线之上,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上升趋势,是买进时机。   4.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反弹,向移动平均线靠近,亦为买进时机。   5.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突然大涨,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回调,向移动平均线靠近,暂时卖出股票为好。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上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是卖出时机。   7.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没有突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下跌时,是清仓的时机。   8.股价反

6、弹虽然冲上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且移动平均线保持下跌趋势,是卖出时机。:  二、用均线系统对股价趋势的研判:   均线系统对股价运行趋势有一定提示作用,下面用两张图来说明,见图3、图4:   从这两张图我们看出,均线系统对股价走势的研判具有局限性,主要变现在:   均线系统是单向趋势指标,对于盘整(平衡市)没有指示作用。   均线系统对股价走势的研判主要有交叉(金叉、死叉)、粘合后发散两种有效信号,因此在相当多的时间里不能发挥作用。   长期均线显然比短期均线更能够有效的反映趋势方向,但越是长期均线,跟随股价运行方向而转

7、向的滞后时间也越长,所以当股价趋势反转的时候,均线滞后反应这一致命缺点就暴露无疑了。即使是长期和短期均线指标结合应用,买卖时机的掌握也远离转折点了。   尽管如此,均线系统还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术指标。如何更有效、更准确地利用均线系统来指导操作,将在后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