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8上半年四川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思考与对策[摘要]当前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在心虚自卑、情绪不稳、敏感多疑、急功近利、心性孤僻和心志脆弱等方面。我们必须从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诸多不良心态问题入手,引发对塑造阳光心态的思考,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塑造大学生健康而快乐的“阳光心态”。[关键词]大学生;不良心态;思考;对策;健康教育;阳光心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独立性强,但自制力弱;情感丰富,但控制力差;追求新事物,但缺乏远大理想。因此,大学生应随时随地加强自我心理的调节,以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塑造大学生
2、阳光心态。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态,引发我对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思考。一、大学生不良心态的主要表现据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调查,抽样选取了北京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收回的5220份有效问卷中,显示了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但仍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当前大学生不良心态问题的主要表现:心虚自卑。大学生在中学时,学习上是“鹤立鸡群”,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追捧,经济差异感受不深。进入大学后,发现其他同学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其他素质
3、能力上都比自己强,而这时高校贫富差异悬殊的现实使他们产生了失落感。调查中,有8%的学生低估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价值,觉得处处不如人,丧失自信,自我否定,自暴自弃。情绪不稳。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学生情绪飘忽不定、喜怒无常。通过调查分析和比较,发现当前大学生这些不良心态问题还表现出四大趋势:一是大学生存在不良心态问题的人数在增多且分阶段各不相同。调查表明,随着大学生绝对数字的增大,现在存在心态问题的大学生较以往人数上大大增加,并且一二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心虚自卑、
4、心绪不稳、心性孤僻等,三四年级学生集中表现在心疑过敏、心志脆弱、急功近利等。二是大学生存在心态问题的范围扩大。几年前,大学生存在心态问题主要集中在专科生和冷门专业的学生身上,现在扩展到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身上。三是大学生存在心态问题的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明显。根据调查统计,女大学生症状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的心态问题比城镇大学生多。四是大学生心态问题引起的后果加重。现在因心态问题出现的违法违纪、伤人或自残轻生的恶性事件常有发生。3.敏感多疑。当前有部分大学生乖僻古怪、内心敏感多疑,这些学生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
5、自我评价较低,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对突发事件和挫折承受能力差,觉得生活缺乏意义,严重时会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这在近年来高校屡次发生的大学生极端事件中得到实证。4.急功近利。现在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存在着重业务轻政治,重主科轻副科,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一些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公共课和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敷衍应付,极不重视。部分大学生还在择友、做事方面功利思想较为严重,专挑对自己有用有利的事情做。5.心性孤僻。有些大学生由
6、于自卑,缺乏自信,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孤僻独立的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多是独来独往,不愿和别人接触,不愿与人交流,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围墙封闭自己。6.心志脆弱。心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它体现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和自制力,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备心理品质。当今大学生较少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练,在意志坚韧性上表现出脆弱性。二、塑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思考1.整合力量,创造形成大学
7、生“阳光心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环境对大学生的“阳光心态”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大学生的成长。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倡导正确的人才观,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获取应对各种困难的有效手段和内在动力,形成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丰富就业途径,完善就业市场,促进社会良性竞争。其次,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倾听孩子的诉说,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让孩子生活在轻松、愉快、温馨、舒畅的氛围中。最后,高校加强校区硬件、
8、软件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人成才环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帮扶大学生形成“阳光心态”。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重视对存在不良心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适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愉悦学生身心,锻炼学生意志,教会学生合作,放松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信心。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夯实大学生“阳光心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