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

ID:9233083

大小:9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4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_第4页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若干问题研宄周友苏李红军〔摘要〕无纸化使证券不再采取纸质的外观形式,但并未对作为证券实质内容的证券权利有任何改变。本文在深入分析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及其持有、证明和变动等方面特征的基础上,对涉及相关问题的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审视和检讨,认为无纸化不仅仅是证券枝节问题上的技术进步,而是动摇证券法制基本规则的革新。因此,我国无论是对现行公司证券法律的修订还是制定单行的无纸化法,首先应在理念上深化对证券无纸化的认识,进而对无纸化背景下证券权利的持有、证明、变动等基本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2、关键词〕无纸化;证券权利;纸质证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中图分类号〕DF43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4-0057-10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3、//www.cnki.net自199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电子化簿记系统以来,无纸化证券己覆盖了中国主要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各种证券品种均实现了无纸化。n)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关证券及其交易的法律制度却迟迟未能摆脱对实物证券的依赖,即使2005年10月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也仍然因袭纸质证券时代的思维,如对记名股票与不记名股票的分类规定,对股东名册闭锁内容的规定等。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法律规则与证券交易实践的脱节,投资者权利的持有、证明、变动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导

4、致《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规定成为具文,引发了若干的矛盾和争议,①不利于证券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和实现,②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形成消极影响。③诚如业界有影响人士所言“如果科技不是发达到一定程度可以支撑,这个(证券)市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

5、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①比较有趣的现象是,由于关于无纸化的法律规定的缺失,这些争议大多通过证券登记机构内部协调的方式解决而未能诉诸司法裁决,参见《王利明代表:加快为证券无纸化立法》一文《上海证券报》,2008年3月5日。②无纸化背景下,投资者并不持有实体证券,投资者的证券资产依托证券登记通过证券账户体现出来,但现行《证券法》未能明确投资者与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间是否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应当由证券公司还是由登记结算机构履行维护投资者账

6、户的义务等基本问题。既有案例表明,一些证券公司正是通过改变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数据的方式,挪用和转移客户账户内的证券。相关分析参见叶林《积极推进证券无纸化的立法进程》,《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13日。③依托纸质证券进行制度设计以规范无纸化证券交易行为可能导致的消极后果,在2003年至2005年的国债回购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导致这次危机的根源之一是以国债实物券为基础进行的风险控制设计,这种风险控制的核心在于登记结算公司与券商之间的质押关系,其中质物是券商办理了回购登记的证券账户内的全部国债,质权

7、人是登记结算公司,出质人为券商,交易以券商名义在质押的国债总额内进行。显然这种设计未能顾及无纸化证券的特质,未能考虑到登记结算公司作为质权人并不能如控制国债实体券一样实际占有和控制无纸化国债,也不能识别无纸化国债是否属于券商所有,从而为券商挪用客户巨额债券、违规回购埋下了隐患,致使无纸化国债回购的风险控制机制形同虚设。这次危机中券商违规回购资金达1000多亿元,造成了30多家证券公司退出证券市场。关于本次危机的详细报道和分析,参见李进《证监会南京会议严令:明年9月前30风险券商破产》,《21世纪经

8、济报道》,2006年11月3日;高占军《国债回购秘密》,《财金》,2004年8月12日。〔作者简介〕周友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成都;李红军,攀枝花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四川攀枝花。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57•7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