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

ID:9227756

大小:357.3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4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_第1页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_第2页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_第3页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_第4页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精传统通史家风_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_赵世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总第173期)X专精传统通史家风——中国古代史学科的百年历程赵世瑜,陈宝良,王东平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摘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与北京师范大学一起,走过了百年历程。从师范馆、北高师,到北师大时期,在中国现代历史学术形成、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史学科不断成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史学家,出版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逐渐形成注重会通、强调专精的学术传统。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古代史学科正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通过群体努力,为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培养更多的出色人才做出贡献。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中

2、国古代史学科;学术发展中图分类号:K2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09(2002)05-0085-132002年,正值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本校的中国古代史学科也走过了百年的历程。本学科草创、奠基于20世纪之初,经过一个世纪多代人的努力,历经艰辛曲折,终于发展成为今天有相当规模、具有很高学术水准、又有自己学术传统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在这新世纪之初,又值本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之际,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本学科贡献给百年校庆最好的一份厚礼。一、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史学科是中国大学初建之时就已存在的传统学科,在我校,她有百年发展历程,

3、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一)史地类、史地部时期的学科初建(1902-1927);(二)单独设系后学科的发展与调整(1928-1948);(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学科更新与曲折发展(1949-1977);(四)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1978年至今)。下面依次进行简单的回顾与介绍。(一)史地类、史地部时期的学科初建(1902——1927)X收稿日期:2002-05-10作者简介:赵世瑜(1959-),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¹本文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师集体讨论,由赵世瑜、陈宝良、王东平执笔。85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之初,中国古代史学科即告形成。1902年12

4、月17日(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开学,1904年改名为优级师范科。虽然当时尚未专设历史学系,但根据《京师大学堂章程》,在师范馆、优级师范科开设的14门课程中,中外历史是其中之一。早期师范馆与优级师范科的实际课程安排,在第一年是普通科,第二年才是分科学习,分科共4类,分别为:国文、外国语(第一类),中外历史、地理(第二类),物理、化学、数学(第三类),博物科,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第四类)。1908年5月,清政府将师范馆与京师大学堂分离,优级师范科被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开始。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设有公共科和分类科。公共科相当于预科,分类

5、科相当于本科。分类科的学科设计分为4类,其中第二类以历史地理为主。从早期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第二类”分科就是后来史地部的雏形。从学科意义上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是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立之初的“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的,而中国古代史学科则是类、部下面的一个分支。辛亥革命以后,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2年(民国元年)8月20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按照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高师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其中本科共分6个部,历史地理部为其一,简称史地部。《规程》还规定了本科各部分习的科目,其中史地部所习的科目包括历史、地理、法制、经济、国文、考古学和人类

6、学,而预科、本科均有中国古代史课程的开设[1](P5-21)。综观早期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建立,显然有下面几点值得引起注意:第一,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学科概念问题。说到这一学科概念,不能不提到梁启超“新史学”观的提出,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史分期问题。早在1901年,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之前,梁启超就刊布了《中国史叙论》,认为新史学和旧史学不同,新史学不是写“一人一家之谱牒”,而“必探索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他看到“西人之著世界史,常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等名”,不是“以一朝为一史”,从而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期:“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中国之中国”,为“上

7、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为“中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是“近世史”¹。尽管关于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后人有很多仁智互见的不同看法,但毋庸置疑的是,梁启超这一打破朝代的新的历史分期的提出,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学科分类意义。无论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优级师范科,还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史地部,在历史学科的建设过程中,都受到了梁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