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海时髦地点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时髦地点推荐——外地人一定要去的地方一、著名道观城隍庙上海城隍庙,可谓名扬天下,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知县张守约将金山神庙改建而成。历史上的城隍庙屡毁屡建,现在的城隍庙是1926年修建的。抗战时期,中国商人在租界内另建一座新城隍庙(位于连云路金陵西路口,今已改建为多层住宅),于是城隍庙便被称为老城隍庙。1995年开始修缮,并接待信众和游客。正门为四柱三门,飞檐牌楼上塑有八仙,门旁有石狮一对。大殿翠瓦朱檐,峥嵘璀璨,香火极盛。二、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明珠塔位
2、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富于幻想地将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中串联至如茵的绿色草地上,而两颗红宝石般晶莹夺目的巨大球体被高高托起浑然一体,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她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东这块尚待雕琢的玉盘之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人的光芒,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三、88层金茂大厦金茂大厦共88层,高420.5米,单体建筑面积达29万
3、平方米,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世界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金茂大厦1-2层为宽敞明亮、气势宏伟的门厅大堂;3-50层是层高4米,净高2.7米的大空间无柱办公区;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金茂君悦大酒店,特别是高152米,直径27米的酒店中庭,28道环廊在霓红灯的照射下光彩迷人,仿佛置身在时空隧道;设在88层的观光大厅,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另外还有一个与大厦相连的裙房,是为商务办公服务的配套设施、名品区和娱乐场所。四、异域风情的外滩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她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
4、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放,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科界和法科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科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五、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东起外滩、西于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东西两段。南京路始建于1851年,原是一条东西向的田间小道,位于今天外滩至河南路。1853年福利公司
5、开业,1862年,屈臣氏、老德记药房等14家洋行,9家洋布呢绒庄等在此开设。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舶来品的大批涌入,南京路这块风水宝地商业急速发展,相继开设了数以百计的大店、名店,南京路遂逐步向西延伸至西藏路、静安寺。随着"永安"、"先施""新新"、"大新"、"中国国货"五大百货公司的崛起,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南京路便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商业大街。六、明代园林豫园豫园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清末小刀会起义时,曾以
6、园内点春堂为城北指挥部。豫园历经兴废,日趋荒圮。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大规模修葺,当年景观大半恢复。全园可分四大景区,呈现不同特色,构思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体现出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豫园内还收藏上百件历代匾额、碑刻,大都为名家手笔。豫园1959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十大景点之一的人民广场解放初逐步改建成人民公园、人民广场、人民大道等。1993年底,人民广场进行综合改建,1994年10月1日国庆45周年竣工。地面建筑有:市政府大厦、上海博物馆新馆、上海大剧院。地下建筑有
7、: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地下商业街、亚洲最大的地下变电站、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车库。在长600米、宽32米的花岗石路面的人民大道两侧,有一条5.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和6.5米宽的非机动车车道。广场中央有320平方米的圆形喷水池以及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大片绿化地。广场西部养有上千羽和平鸽,每当节假日,游人如鲫,和平鸽与游人嬉戏,为广场增添了安祥和平的气氛,令人赏心悦目.人民广场以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等功能和庄严、开阔、明快的形象,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征。1995年